贵州省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发展规划(2007—2015年)
前言
第一章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现状和发展条件
第一节发展现状和取得的主要成效
第二节发展环境和条件
第二章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
第二节发展目标
第三章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发展布局
第一节区域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布局
第二节重点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建设布局
第四章加强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
第一节加强区域性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
第二节加强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建设
第五章推进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支撑体系建设
第一节进一步加强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
第二节完善农产品交通运输服务体系建设
第三节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标准化和质量安全体系建设
第四节加强农产品信息服务网络体系建设
第五节加强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和综合服务体系建设
第六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第一节建立规划实施的有效机制
第二节加强对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政策扶持和引导
第三节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
第四节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
第五节加强人才培养
附表:
附表1贵州省农产品区域性骨干批发市场规划项目表(遵义)
附表2贵州省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区域布局项目表(遵义)
前言
加快我省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搞活农产品流通的重要平台和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对统筹城乡发展,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2003年我省编制了《贵州省重点农产品建设发展规划(2003—2010年)》,经过近六年的实施,目前该规划提出的主要任务和重点项目已基本完成,同时“十一五”期间我省发展环境条件已经发生新的变化。为进一步加强对全省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的引导和扶持,促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协调健康发展,按照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加强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发展的新要求,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原国家计划委员会等六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快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的若干意见》、《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相关重点专项规划,省发改委会同省农业厅、省商务厅和省农办组织编制了《贵州省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发展规划(2007—2015年)》。
本规划以构建我省较为完善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为目标,突出重点农产品区域性骨干批发市场和产地批发市场建设和发展,强化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布局和政策引导,明确建设发展重点,以促进资源整合,指导和组织全省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规划中区域性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是指能够辐射较大区域范围、具有较强集散功能的大中型批发市场,是联接省内外农产品产销市场的重要纽带和龙头;产地批发市场是指主要服务于规模化农产品产区的批发市场,是连接消费地城市市场或大中型农产品骨干批发市场的基础性市场,具有规模不大、季节性强、就近服务农户等特点。
第一章 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现状和发展条件
第一节 发展现状
一、基本概况和发展现状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是西部欠开发、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喀斯特地貌分布广,区域气候差异明显,具有发展亚高原特色农业的优势。2006年全省耕地面积1753360公顷,乡村人口2869.18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1985元,是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最低的省份。九个地州市的88个市县区中大部分是农业区域。目前全省已基本形成黔北、黔东北优质油菜,大娄山区、乌蒙山区和苗岭山区反季节蔬菜,黔北瘦肉型猪,黔北、黔东北优质肉羊优势生产区和黔南、黔东南等优势茶叶生产区的发展格局。依托贵州高原的资源和气候条件,贵州正在建设成为生态畜牧大省。2006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10亿元,其中农业产值354亿元,畜牧业产值207亿元,林业产值25亿元,渔业产值12亿元;主要农产品产量有:粮食1122.78万吨,油菜籽81.03万吨;肉类总产量202.29万吨,出栏肉猪2066万头、肉牛113万头、肉羊309万只;禽蛋12.18万吨、牛奶4.08万吨、水产品11.34万吨;茶叶2.49万吨、水果109万吨。2006年农产品商品率达到54.2%。2001至2006年年平均增长1.38%。
近年来,在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及各级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省发改委、省农业厅、省商务厅、省农办等部门协同推进农产品市场建设,取得了突出成效,初步形成以贵阳五里冲综合批发市场为龙头,贵阳谷丰粮油批发市场、遵义虾子辣椒市场、铜仁玉屏畜产品市场、安顺牲畜批发交易市场、遵义湄潭西南茶城茶叶批发市场等一批区域骨干市场为重点,各产地批发市场和小型批发市场为补充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网络发展格局;遵义果蔬批发市场、坪丰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铜仁南长城和梵净山农产品批发市场等一批重点批发市场正在建设之中,使我省农产品市场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二、取得的主要成效
1.多渠道增加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投入,市场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实施《贵州省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发展规划(2003—2010年)》取得积极成效。在积极争取国家支持的同时,进一步增加了各级各部门的引导投入,加大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的扶持力度。初步统计,近5年来全省争取到国家有关部委资金和省有关部门安排建设引导资金共16553万元,带动了社会投资和银行贷款等投入,建成大中小型批发市场100多个;其中,省发改委争取到国家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项目18个,国债补助资金(用于信息系统、检验检测系统及贴息)5000余万元,省级安排用于农产品流通设施3500余万元;结合农业部实施“5520”工程,省农业部门对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系统、检疫检验等方面投入资金500万元,支持项目13个;省商务厅组织实施国家“双百市场工程”项目11个,获得国家资金支持1968万元;通过实施“万村千乡工程”建设或改造连锁农家店5921个,获得国家资金支持3285万元;省农办安排补助资金2300万元,支持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项目9个;省粮食局重点支持了一批粮油批发市场建设。此外,全省供销社系统自筹投资近亿元,建成各类批发市场110个。
2.农产品市场交易规模不断扩大,初步形成了一批有影响的农产品批发市场
初步统计,2006年全省134个交易额在2000万元以上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交易总额达到173亿元,其中年交易额在亿元以上的区域性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28个,总交易额达到120多亿元;形成了6个年交易额在5亿元以上的大型农产品综合和专业批发市场。目前我省获得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定点批发市场数量达到14个;其中,贵阳五里冲农产品批发市场年交易额达到了27亿元左右,是全国主要的骨干批发市场之一;遵义虾子辣椒批发市场年交易额达到6.5亿元以上,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辣椒专业市场之一。
3.市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
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仓储、物流、信息等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完善了交易和服务功能,提升了对广大农村的辐射能力。贵阳五里冲批发市场实现了与全国“菜篮子信息网”、“绿蓝网”等的信息联网,与省内外众多超市和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实现了联接。遵义虾子辣椒批发市场辐射省会城市贵阳以及遵义、绥阳、湄潭、凤岗、金沙、大方等周边县市。贵阳市乌当区永乐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年交易额达到5000万元以上,市场已辐射到周边乡镇及龙里县。
4.中介组织发展步伐加快,农产品经纪人队伍不断壮大
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经纪人队伍发展迅速,全省从事农产品经营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含供销社)3554个,会员7万余人,农村经纪人合作组织已发展到2230个,农产品经纪人队伍发展到5万人左右,其中,获工商部门及供销社部门发放资格证书的农村经纪人736余人,带动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农户通过经纪人对农产品流通、科技、信息等一系列中介服务活动,使农产品的生产与城市消费市场形成了有效连接。
三、存在问题
由于我省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建设投入不足,市场管理水平低,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建设总体上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发展中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总体滞后,规模比较小,辐射带动能力弱;政策引导和支持力度有待加强,市场建设布局不够合理,地区发展不平衡,市场覆盖面比较窄;一些市场定位和发展方向不准确,产地批发市场和专业批发市场发展滞后,农产品区位优势及产业特点不能得到充分体现;市场建设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落后,档次普遍较低;发展方式比较粗放,市场竞争力不强,经营管理水平较低,农村经纪人队伍不健全等。
第二节 发展环境和条件
未来10—15年是我省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也为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加速发展,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提供了新的机遇。
党的十七大提出,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中央和各级地方党委、政府将进一步重视农村市场和服务体系建设,把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国家重点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政策措施,为农村农产品市场建设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宏观体制和政策环境。随着我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加快,全省交通路网的不断完善和贵阳至广州快速铁路、厦蓉高速公路贵州段的建设(以下简称“两高”),将使我省交通基础设施和对内对外开放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为加快发展农产品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
国家对农产品市场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大,进一步实施农产品批发市场国债专项、粮食物流国债专项、“万村千乡市场”、“双百工程”等农村市场建设工程,推进开发性金融支持包括农产品市场在内的流通业发展;国家免除农业税、扩大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增加农业直接补贴、深化农村体制改革等政策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村发展农产品生产和投资建设农产品市场的积极性。各级地方政府在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化、实施小城镇建设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农产品市场的规划建设,为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提供了较好的机遇。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特色优质农产品的消费需求日益扩大;我省具有自然生态保护较好的优势,将重点发展生态畜牧业、茶叶、蔬菜等特色优质农产品,积极扩大市场占有率。预计到2015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将达到900亿元以上(按照年平均增长4.5%测算),农产品生产对市场流通服务需求将显著增加。农产品批发市场呈现新的发展势头,区域性骨干批发市场和产地型批发市场发展步伐加快,一些小规模集贸市场逐步向交通便利、基础条件好的大中型批发市场聚集,为农产品市场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目前我省农产品批发市场已初具规模,形成了一批在全国或省内有影响的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和产地批发市场,培育发展了一批农产品经营企业和经营管理人才,为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农产品市场建设面临着一些不利的因素:我省是西部欠开发、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自我发展能力不足,地方财力薄弱致使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投资严重不足。农业产业化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农产品的规模化、产业化、商品化发展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总体上不能满足农村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需要;对外开放程度较低,投资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招商引资难度较大;市场化、社会化发展水平较低,农产品批发市场在经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与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距,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总体滞后;人才缺乏,传统的发展观念有待进一步转变等。
第二章 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 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
一、总体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适应我省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以构建基本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较为完善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为目标,加快发展步伐,扩大市场总量,重点规划建设一批区域性骨干批发市场和产地批发市场,努力构建我省较为完善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加大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力度,大力推进资源整合,调整市场结构和优化发展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市场综合服务体系,培育发展有实力的营销企业和中介组织,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加快形成全省农产品批发市场协调健康发展的新格局,为统筹城乡发展、满足社会需求、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发挥积极作用。
二、基本原则——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合理布局
要科学制定农产品建设发展规划,强化规划在引导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中的作用。紧密结合贵州实际,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明确区域市场定位和建设重点,既要突出优势区域市场发展,又要重点扶持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市场发展,努力构建我省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特色突出的现代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
——坚持政府引导、社会投资、市场化运作。充分发挥政府在引导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积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强化市场建设服务和监督管理,为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体制机制和政策保障。确立企业投资经营的主体地位,坚持走市场化、社会化和产业化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路子。
——坚持突出重点,改造提高与新建相结合。要明确我省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发展重点,加强规划衔接,推进资源整合,集中力量加快形成一批在全国和全省有重要影响的龙头骨干市场和示范性批发市场。要根据各地实际,按照集约发展、节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把改造提高和规划新建一批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我省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综合配套设施建设和管理服务水平,增强市场的辐射能力和竞争力。
——坚持突出特色、因地制宜。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条件进行规划建设,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突出区域发展重点和专业化特色,把发展骨干批发市场与产地批发市场和小型集贸市场结合起来,统筹规划,分类指导,有重点地加以扶持,加快形成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新格局。
——坚持整合资源、协调推进。充分发挥各级地方政府、各有关职能部门的积极性,按照统一规划、用途不变、渠道不乱、各尽其能、各记其功的原则,重点支持、集中投入,大力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的资源整合,实现省、地(州、市)、县(市、区)、乡(镇)四级协调推进农产品市场规划实施的新局面。
第二节 发展目标
到2015年的总体目标是:
巩固提高现有农产品批发市场,新建和改造一批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进一步完善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基础设施和功能,不断提高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发展的质量、水平和效益,基本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设施配套、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大中小相结合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网络体系,努力实现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现代化和管理规范化。
到2015年的具体目标是:
——基本建立起我省以大型区域性农产品批发市场为骨干、中小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为支撑、大中小相结合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网络体系,各类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增加到260个左右,比2006年增加一倍以上;力争2015年全省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总额提高到400亿元左右;其中,区域骨干批发市场交易总额达到220亿元左右,重点产地批发市场交易总额达到180亿元左右;
——形成60个左右年交易额在亿元以上的大中型区域性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其中,10个左右年交易额达10亿元以上的大型龙头批发市场,形成3—5个在全国或西南地区有较大影响的农产品批发市场;
——重点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发展到200个以上,力争形成50个年交易额达到5000万元以上的产地批发市场;重点扶持一批落后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农产品产地市场建设;
——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交易展示、交通运输、仓储保鲜、电子信息、质量检测、环境卫生等设施得到全面改善;加快形成一批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管理规范、辐射范围大、经济社会效益好的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和产地批发市场;形成方便、快捷的省内与省外相连接的鲜活农产品整车运输“绿色通道”网;
——基本建立起适应市场发展需要的批发商、代理商和农民经纪人队伍和市场服务企业;培育一批市场竞争力较强的农产品经营企业;
——建立起适应我省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的政策体制和运行机制,基本建立起多元化的市场建设投资体系,基本建立以农产品质量安全、规范管理和信息服务为重点的政府监督服务体系。
第三章 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发展布局
合理布局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对加快我省特色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建设具有重要导向作用。要根据全省城市发展、交通建设、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和产品流向的实际需要,打破行政区划,整合区域市场资源,统筹规划,适度超前,构建布局合理、层次分明、主业突出、功能完善、相互补充的农产品市场网络体系;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城市和重点城镇为依托,发挥交通和物流的支撑作用,把产地市场和消费市场结合起来进行规划;同时,要切实结合各地实际,因地制宜规划布局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避免项目重复建设和市场的无序竞争。
第一节 区域性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布局
区域性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布局,应根据各个区域规模化农产品流通发展需要,形成合理布局的发展格局。
1.贵阳市、安顺市及贵阳城市经济圈:贵阳市是我省最具潜力的农产品消费市场,也是全省最大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依托中心城市的市场消费和辐射带动,重点在贵阳市规划布局2—3个大型农产品综合及专业批发市场;在安顺市规划布局一个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围绕贵阳城市经济圈发展需要,在周边地区规划布局一批蔬菜、水果、粮油、肉食品、禽畜产品、花卉等农产品批发市场。
2.遵义市及黔北综合经济区:黔北地区是我省著名的粮仓和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特色农业发展的潜力大;同时,遵义市是我省的发展最快新兴城市之一,是西南出海大通道的重要节点,具有背靠贵阳及贵阳城市经济圈,面向重庆及成渝经济圈的交通和区位优势。遵义市的发展布局是,依托遵义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重点规划布局2—3个面向遵义市、贵阳市和重庆及长江流域的区域性大中型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依托现有交通干线和规划建设的高速公路、铁路,在其他重点城市或县城规划布局一批大中型综合及专业农产品批发市场。
3.六盘水市、毕节地区、黔西南自治州及贵州西部经济带:六盘水市、毕节市、兴义市是贵州西部经济带重要三大区域性中心城市,是我省面向云南、四川的前沿地区,具有发展亚高原生态农业和无公害蔬菜、瓜果等特色农产品的优势。应根据市场需求和农产品发展实际,依托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重点在六盘水市、毕节地区和黔西南自治州规划布局4—5个区域性大中型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
4.黔南自治州、黔东南自治州、铜仁地区及贵州东南部特色经济区:贵州东南部特色经济区包括黔南自治州的南部地区和黔东南自治州、铜仁地区,是我省主要的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生态资源和绿色农产品资源丰富,是我省面向东部和中部发达地区的实施对外开放的重要区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都匀市、凯里市和铜仁市是该区域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已有贵新高速公路、凯玉高速公路、黔桂铁路和规划建设的贵广高速公路、贵广快速铁路等交通干线联接。应依托都匀市、凯里市和铜仁市,重点规划布局3—5个服务本地,面向省内外的大中型区域性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围绕“两高”建设,规划布局在都匀市、榕江县(或从江县)建设面向珠江三角洲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
第二节 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建设布局
要根据各地农业结构调整需要,选择具有规模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和交通区位条件较好县乡(镇),结合农村集贸市场建设,因地制宜规划布局一批专业或综合型产地批发市场,并适当向重点农业产区、少数民族地区和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倾斜。
贵阳市:根据贵阳市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按照城区及近郊以发展销地市场为主、远郊县区以发展产地市场为主的原则,在有条件的郊县规划布局一批蔬菜、水果、粮油、畜禽、水产品、花卉等重点产地批发市场。
遵义市:发挥农业资源、区位、交通优势,依托优质粮油、生态畜牧养殖、优质水果和无公害蔬菜等规模化特色农产品基地和交通干线,在有条件的县市区及主要特色农产品产区(乡镇)规划布局一批蔬菜、粮油、畜禽产品、茶叶、水果、辣椒、地道中药材、花卉等重点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重视发展省域边界产地批发市场。
六盘水市:发挥特色和交通优势,依托生态畜牧、无公害蔬菜、马铃薯、水果、茶叶等规模化农产品基地,结合区域性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在有条件的县市区及主要特色农产品产区(乡镇)规划布局一批畜禽产品、果蔬、马铃薯、茶叶等重点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
安顺市:以安顺市为中心,以主干公路、铁路为支撑,围绕规模化特色农产品基地,结合贵阳城市经济圈建设,在有条件的县市区及主要农产品产区(乡镇)规划布局一批蔬菜、茶叶、畜禽、水果、地道中药材、花卉、粮油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
黔南自治州:发挥区位和交通优势,利用“两高”建设机遇,结合区域性骨干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在有条件的县市及主要农产品产区(乡镇)规划布局一批蔬菜、茶叶、畜禽、水果、地道中药材、花卉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
黔东南自治州:发挥区域特色和优势,利用“两高”建设机遇,结合区域性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在有条件的县市及重点农产品产区(乡镇)规划布局一批蔬菜、水果、畜禽、地道中药材、茶叶、马铃薯、粮油等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
黔西南自治州:结合区域交通、城市和区域性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布局,突出区域农产品资源特色,在有条件的县市区及主要农产品产区(乡镇)规划布局一批畜牧、茶叶、蔬菜、干鲜果品、水产品、马铃薯等重点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
毕节地区:发挥资源、区位和交通优势,突出区域农产品特色,依托规模农产品基地建设,在有条件的县市及主要农产品产区(乡镇)规划布局一批马铃薯、畜禽产品、无公害蔬菜、干鲜果品、粮油、地道中药材等重点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重视发展省域边界市场,扶持发展一批贫困地区农产品产地市场。
铜仁地区:结合铜仁特色农业发展布局,在有条件的县市区及主要农产品产区(乡镇)规划布局一批无公害蔬菜、粮油、畜禽、茶叶、水果等重点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重视布局建设一批省域边界市场。
第四章 加强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
第一节 加强区域性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
一、改造提升现有大中型骨干批发市场加快实施一批重点骨干批发市场改扩建工程,2008—2015年力争改扩建30个左右区域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使全省现有区域性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不断提升重点批发市场的档次和发展水平。
1.支持贵阳市农副产品中心批发市场、遵义坪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盘县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凯里兴凯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铜仁梵净山农产品批发市场、铜仁南长城农产品批发市场、印江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等综合类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改扩建,重点建设交易场所、信息系统、检测检验设施、垃圾处理等,完善市场功能和设施。
2.支持贵阳市谷丰粮油食品批发市场、遵义粮油物流中心和铜仁东太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等粮油市场,重点推进储藏设施设备、交易管理用房、停车场、油罐、卸粮大棚、垃圾处理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
3.重点支持贵阳市花溪畜禽交易市场、安顺牲畜交易市场、铜仁玉屏朱家场畜产品批发市场等重点牲畜骨干批发市场实施改扩建工程,进一步抓好检测检疫、市场信息、牲畜圈舍、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完善质量安全监管和运输物流等服务功能。
4.重点支持贵阳市五里冲蔬菜水果中心批发市场、遵义果蔬批发市场、关岭农产品批发市场、遵义汇川区农产品批发市场改扩建等市场建设,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加强储藏保鲜、垃圾处理、加工分选及包装设施、信息发布、信息交易平台等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
5.重点支持遵义虾子辣椒专业批发市场、遵义湄潭西南茶城、安顺茶城茶叶批发市场、贵州西南农畜产品批发市场、遵义农畜产品综合市场、凯里农畜交易市场等批发市场扩大交易规模,建设检验检测、信息系统等配套服务设施。
同时,根据各地现有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需要,积极支持其他有条件的批发市场实施改扩建工程,进一步扩大规模,完善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立市场信息服务平台,提高检验检疫能力,加快建成一批有规模和有竞争力的区域性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
二、规划新建一批区域性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
积极支持新建一批有条件的区域性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新建项目要按照高起点、高水平建设的要求,落实项目法人、土地、资金,搞好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加强环境保护,突出市场功能和特色,确保建设质量。全省重点抓好5—6个大型骨干批发示范市场建设;各地区重点要抓好1—2个重点骨干农产品批发示范市场建设。重点支持新建的区域性骨干市场是:
贵阳市:贵阳农产品批发市场、贵阳新天大型花卉批发市场等。
遵义市:遵义市绿色产品批发交易市场、桐梓县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凤冈县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遵义市花卉苗木交易市场、赤水竹业市场和遵义水产品批发市场等。
六盘水市:六盘水市粮油批发市场、盘县畜产品批发市场、水城中药材批发市场等。
安顺市:安顺市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安顺市粮油批发市场等。
黔东南自治州:榕江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黔东南自治州粮油批发市场和施秉地道中药材批发市场等。
黔南自治州:都匀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都匀茶叶批发市场、黔南自治州粮油批发市场、龙里地道中药材专业批发市场等。
黔西南自治州:黔西南自治州畜产品批发市场和黔西南自治州水产品批发市场等。
毕节地区:毕节市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大方县果蔬及农特产品批发市场、金沙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威宁和纳雍牲畜交易批发市场、毕节和威宁马铃薯专业批发市场等。
铜仁地区:铜仁市水产品批发市场、松桃农畜产品批发市场等。
具体区域性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项目见后附项目表。
第二节 加强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建设
一、进一步加快产地批发市场建设重点支持建设和发展一批蔬菜、畜牧产品、粮油、茶叶、辣椒、水果、马铃薯、地道中药材、土特产、水产品等产地批发市场,2007—2015年全省力争改扩建和新建产地批发市场200个左右,其中,省级重点推进80个产地批发市场的建设。产地批发市场规划建设的重点是:
1.专业蔬菜产地批发市场。根据全省蔬菜发展的优势区域布局,重点支持改扩建或新建乌当区、白云区、修文县、余庆县、镇宁自治县、水城县、六枝特区、独山县、罗甸县、惠水县、麻江县、台江县、兴义市、沿河自治县、大方县、黔西县等县市区的专业蔬菜产地批发市场。
2.畜禽产品产地批发市场。毕节地区、遵义市、黔东南自治州、黔西南自治州、黔南自治州、铜仁地区、安顺市是我省畜牧业的重点发展地区,根据各地区生态畜牧业发展实际,重点支持改扩建或新建修文县、汇川区、凤岗县、西秀区、关岭自治县、盘县、钟山区、独山县、三都自治县、天柱县、锦屏县、兴义市、思南县、松桃自治县、印江自治县、铜仁市、威宁自治县等市县区的重点畜禽交易产地批发市场。
3.粮油产地批发市场。结合我省粮油基地县建设,重点支持改扩建或新建开阳县、遵义县、绥阳县、湄潭县、余庆县、惠水县、瓮安县、天柱县、黎平县、兴仁县、松桃自治县、江口等县的粮油产地批发市场。
4.重点茶叶产地批发市场。结合我省茶叶产业发展,重点支持改扩建或新建安顺市、凤冈县、余庆县、水城县、都匀市、贵定县、雷山县、石阡县、松桃自治县等市县区的茶叶产地批发市场。
5.重点辣椒产地批发市场。重点支持改扩建或新建花溪区、遵义县、绥阳县、平坝县、大方县、铜仁市等市县区的辣椒产地批发市场。
6.马铃薯产地批发市场。我省是全国马铃薯最大的生产区,毕节地区、六盘水市、黔西南自治州和黔东南自治州等地区是主要产区。重点支持改扩建或新建毕节、威宁、盘县、水城、天柱等县市区的马铃薯产地批发市场。
7.水产品产地批发市场。随着我省水利设施不断完善,水域面积扩大,以及对我省独特的冷水资源开发,我省逐步形成一批规模化的水产品养殖基地。重点支持新建或改扩建息烽县、遵义县、凯里市、兴义市、铜仁市等水产品产地批发市场。
8.地道中药材产地批发市场。我省生物资源十分丰富,地道中药材品种数量居全国前列,地道中药材生产已经形成相当规模。重点支持新建或改扩建赫章、大方、盘县、铜仁、施秉、龙里、水城等县市的地道中药材产地批发市场。
9.土特产品及其他产地综合批发市场。结合我省土特产品产区,重点支持新建或改扩建乌当区、开阳、云岩区、赫章、兴义、铜仁、剑河、惠水等市县区的土特产品产地或综合批发市场。根据各地不同地区的农产品生产情况,重点支持新建或改扩建开阳、织金、金沙、黔西、兴义市、望谟、江口、玉屏、凯里、雷山、黎平、都匀、独山、贵定、荔波、西秀、平坝、遵义、钟山等县市区以特色农产品为主的产地综合批发市场。
具体产地批发市场建设项目规划布局见后附项目表。
二、发挥产地批发市场示范项目带动作用
重点抓好一批产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示范项目,加强对产地示范批发市场的扶持和指导。全省重点抓好10个省级重点产地示范批发市场建设,各个州市地重点抓好3—4个产地批发示范市场建设,每个县(市区)重点抓好1个农产品产地批发示范市场建设。围绕市场需求,贵阳重点建设蔬菜、花卉和综合农产品示范市场;遵义市重点建设粮油、茶叶、辣椒、蔬菜、土特产品市场示范;六盘水市重点建设畜牧产品、蔬菜、马铃薯示范市场;安顺市重点建设畜牧产品、蔬菜、茶叶、粮油示范市场;黔东南自治州重点建设水果、畜牧产品、马铃薯、地道中药材示范市场;黔南自治州重点建设畜牧产品、水果、蔬菜、茶叶示范市场;黔西南自治州重点建设畜牧产品、土特产品示范市场;毕节地区重点建设畜牧产品、马铃薯、地道中药材、蔬菜、水果示范市场;铜仁地区重点建设粮油、茶叶、畜牧产品、土特产品市场示范市场。
第五章 推进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支撑体系建设
第一节 进一步加强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
要按照《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技术规范(GB/T19575-2004)》的标准,结合市场建设实际需要,着力加强市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市场规模与档次。重点加强市场道路、交易场地、停车场、储藏保鲜、管理服务、加工包装、供水供电、环保等设施,以及生活服务、公共卫生等硬件设施建设,完善市场安全监控、物流配送等配套设施,搞好环境绿化和整治,进一步提高市场服务功能,改善交易环境,为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奠定基础条件。
第二节完善农产品运输服务体系建设
充分利用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运输条件,把农产品市场流通与发展现代物流结合起来,建立方便、快捷、安全的农产品运输服务体系,为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提供重要物流支撑。一是积极发展农产品专业运输队伍,重点要鼓励和支持企业或个人发展农产品专业运输,支持有条件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稳定的运输队伍,鼓励扶持发展一批农产品第三方物流企业;二是整合公路、铁路、水运等方面的运输资源,建立农产品综合运输服务网,支持发展农产品运输协作和中介服务组织,提高农产品运输的综合效益;三是加强政府及部门协调,协调好省内和周边省市区的关系,建立通畅的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
第三节 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标准化和质量安全体系建设
贯彻落实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进一步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标准化和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切实保障农产品安全。重点要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检疫检测设施和工作制度,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和监管;在大中型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和有条件的产地批发市场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点),配备检测设备,充实检测人员,完善检测手段,提高检测能力和技术水平。逐步建立和实施骨干农产品市场农产品准入制度,严格推行包装制度、产品标识制度、检测检验制度和产地追溯制度,保障入市农产品质量安全,防止有害农产品进入消费领域。鼓励、支持经营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
第四节 加强农产品信息服务网络体系建设
加强农产品流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形成政府商务(政务)信息网站、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服务站、村级农产品流通信息服务站、农村信息服务队伍相结合,报刊、广播、电视等多种新闻媒体参与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服务体系。一是充分利用省农经网等信息服务平台和其他信息服务网络及媒体,加快建立全省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平台,连接省内各个农产品批发市场,并与全国及国际联网,及时沟通全省及全国农产品流通和销售信息。
二是积极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特别是大中型批发市场建立信息服务平台,建立信息服务站,及时发布市场农产品销售信息,发展电子商务;三是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数据库,支持开发为农产品市场服务的应用系统,引进专门人才,发展信息服务的中介组织;四是保障农产品市场信息安全,要按照国家信息管理的规定,加强信息的监督管理。
第五节 加强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和综合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健全科技服务体系,实施IC卡、RFID等技术管理,推进农产品流通技术的创新。制定市场交易法规及条例,加强批发市场管理制度和法规建设。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商业欺诈、哄抬物价、欺行霸市等行为,治理商业贿赂,探索建立农产品批发市场、流通企业信誉信息共享机制完善信用征集和信息披露。建立健全农产品批发市场信用体系,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建设完善农业综合服务体系。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要求,大力推进中介组织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农民建立合作性的专业协会和各种农产品营销组织。培育和壮大新型产销合作组织。支持、帮助建立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章程和内部规章制度。大力帮助协调金融组织机构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兴办仓储设施和加工企业、购置农产品运销设备。优先选择支持与优势产业相关的、竞争力强的合作经济组织,加快推广新技术、搞培训、办基地,实施农业结构调整重点示范项目和产业化原料基地建设项目。
第六章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第一节 建立规划实施的有效机制
把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建设项目,纳入各地区、各部门的专项规划和年度计划,制定方案,落实政策,有序推进市场项目建设。强化规划的政策导向,重点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发展市场主体;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推进规划项目实施。建立规划中期评估制度,搞好重大项目特别是对示范重点农产品市场建设的监督检查,对规划实施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采取相应对策措施。
第二节 加强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的政策扶持和引导
要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7号)的要求,充分认识加快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按照扶优限劣、突出特色原则,加快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新建和改扩建步伐。在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同时,加强对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统筹和协调,按照“统一规划、用途不变、渠道不乱、各尽其能”的原则,省直各部门要加强对各类农产品市场建设的指导,提出本行业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强各类市场建设资金的整合力度,共同推进规划项目建设。
进一步完善农产品市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要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构建有利于农产品市场建设的制度保障体系。清理废止妨碍公平竞争、行政壁垒、地方保护等各种分割市场的政策或规定。规范行政执法,建立健全市场准入和农产品市场自身的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减少市场收费,降低过高的收费标准,取消各种不合理和不合法的收费,要合并重复的收费项目,推广税费统收的经验,解决多头收费、重复收费问题。建设农产品跨区域运输的绿色通道,禁止运输环节不合理的收费和关卡。通过规范市场秩序,积极营造有利于农产品市场发展的外部环境。
第三节 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
积极争取中央资金支持我省农产品批发市场项目建设。各有关部门要抓好农产品批发市场项目的前期工作,积极争取国家对农产品市场建设项目的资金支持。各级政府要根据市场建设需要,努力增加项目前期经费投入。认真制定和落实项目选择标准和要求,做好项目库工作,抓好必要的项目储备,做到开工一批,见效一批,储备一批。
协调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产品市场建设的信贷支持。争取一定比例的政策性信贷资金专用于农产品市场建设;农村信用社要对农产品市场建设融资实行政策倾斜,为农产品市场建设提供信贷支持;鼓励和支持各类企业担保机构对金融机构提供的农产品市场建设项目贷款提供担保;适当降低各类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贷款门槛。
各级政府要根据项目建设的要求,安排相应的配套资金和贴息支持。鼓励省内外企业、个人、民营资本和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采取合作、兼并、租赁等形式参与投资农产品市场建设,鼓励社会多元化投资。
第四节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
积极营造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发展的良好环境,大力推进对内对外开放,以规划为依据、项目为载体搞好招商引资,引进资金、人才、技术和先进管理方式,尤其是要注重引进一批优强企业和知名品牌,为我省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鼓励各地区加强区域合作,共同发展区域性农产品批发市场;鼓励省内批发市场与周边省市区及国内大型批发市场的联合与合作,发展跨区域、跨省市区的农产品经营贸易,打造一批在全国或西南地区有较大影响的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围绕“两高”建设,突出对珠三角地区的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积极发展一批面向珠三角及港澳地区的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
支持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与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户专业村镇建立长期稳定的互利合作关系,通过订立合同等形式,大力发展定单农业。
推进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与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联合开展品牌建设。启动品牌化促进工程,形成一批以名牌农产品为主的基地和加工企业;通过政府引导和扶持、标准化生产、产品质量监控,打造一批具有地缘优势的区域特色农产品知名品牌。
第五节 加强人才培养
结合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加大对农产品市场人才培训力度,培养一批适合当地农产品批发市场需要的乡土人才。同时,采取形式多样、灵活的培训方式,对农产品市场管理人员进行现代市场建设与运营管理知识培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保障市场升级改造的顺利进行和先进交易方式的推广应用。与大专院校或示范农产品市场结合,针对市场信息、农产品标准化和质量安全检测技术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提高从业技能,保证工作质量。积极培育、壮大农产品经纪人队伍,围绕农产品流通政策、运销贮藏加工技术、质量安全知识与法规、农业科技等内容开展农产品经纪人培训,向农产品经纪人提供市场信息服务,帮助他们提高素质,增强市场开拓能力。
附表1贵州省农产品区域性骨干批发市场规划项目表(遵义)
附表2贵州省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区域布局项目表(遵义)
资料来源:遵义市发展改革委员会
转载时间:2013年08月13日
上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