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认为,受相关制度安排的影响,我国农产品物流组织化程度低,物流主体多元化,物流通道分散。物流组织模式以“产一销一物”一体化为主,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产品物流效率的提升。受日本、美国、荷兰等发达国家农产品物流组织运行模式的启发,文章提出,为提高我国农产品物流组织化程度,应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鼓励农民合作组织在农产品物流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大力支持现代农产品物流中心建设.发挥政府在推进农产品物流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农产品,物流组织,经验,启示
一、发达国家农产品物流组织
1.日本的农产品物流组织。日本农产品生产规模小,分布分散。也正因为如此,日本农产品物流表现出以下一些特征:
(1)农业合作组织在农产品物流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农业协同组合(以下简称农协)是日本最主要的农业合作组织。批发市场中最主要的产地供货团体是农协,各大、中、小城市都有农协直接参加或组织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且相当活跃。农协利用自己的组织系统以及保鲜、加工、包装、运输、信息网络等方面的优势.将农民生产的农产品集中起来,统一进行物流配送和销售,担当了生产者与批发商之间的产地中介。
(2)农产品物流组织有序,设施先进,物流环节保值增值作用显著。为了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使农产品销售过程合理化,提高效率,日本建立了一批加工厂、预冷库、冷藏库、运输中心、地方批发市场、超级市场、商店等,并在全国大中城市的中央批发市场建立了分支机构。目前日本的农产品加工比例在60%以上,加工转化后产值至少可增加2~3倍。
(3)农产品流通信息化程度高,促进了商流和物流的分离。发达的全国交通网、有效的保鲜设施与快速的信息处理网络,为日本农产品实现货畅其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20世纪80年代起,日本开始进入信息化时代,发达的计算机技术使农产品流通信息化有了很大进展。日本的批发市场装备了完善的信息设施,实现了全国乃至世界主要批发市场的联网,发挥着集中市场信息的信息中心功能,交易双方实行只看样品的信息交易,不必现场看货和实物交易,而实物则由产地直接向超级市场等集配中心运送,做到商流、物流分离。在农产品尤其是鲜活农产品的零售服务方面,电子网络销售近年来在日本十分盛行。消费者只要发一个电_了邮件,运输公司就可及时送货上门,保证质量。
2.美国的农产品物流组织。美国农业生产和贸易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农产品物流量大且非常频繁。在最为先进和完善的物流理论指导下,美国拥有一个庞大、通畅、复合、高效的农产品物流体系。其农产品物流的组织效率主要得益于以下几方面:
(1)农产品物流服务社会化程度高。美国已经建立了完善的物流社会化服务体系,无论在物流的哪个环节,只要有需要,就会有人提供服务。连接农产品供需的物流主体主要是农场主参加的销售合作社、政府的农产品信贷公司、农商联合体、产地市场或中央市场的批发商、零售商、代理商、加工商、储运商和期货投机商等。它们一般规模较大,承担了全国农产品的运输、保管、装卸搬运、加工、包装和信息传递等功能。据统计,美国近l/3的农场主通过合作社出售谷物。各种行业协会如谷物协会、大豆协会等为农民提供有力支持,代表农民与政府交涉,在农产品产销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2)物流基础设施和设备发达,为农产品物流的有效组织提供了基础。美国的交通运输设施十分完备,公路、铁路、水运四通八达。高速公路遍布城乡,公路呈网状结构,能够直接通往乡村的每家每户。铁路运输也十分方便,一些农产品收购站和仓库、加工厂建有专门的铁路线。美国的通讯设施和网络发达,储运设备的机械化水平高,仅粮食的装卸输送设备就有螺旋式输送机、可移式胶带输送机及低运载量斗式提升机等。发达的物流基础设施和设备为美国农产品物流的有效组织提供了便利。
(3)发达的农业信息网络为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也带动了农产品物流的快速发展。美国的农业信息网络非常发达。成立于1848年的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是农产品各市场主体了解市场行情、获取价格变化信息的直接窗口。方兴未艾的农业网站、信息咨询公司为农民了解信息提供了方便的途径,也为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电子商务的发展离不开物流的支持。农业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带动了美国农产品现代物流的发展,大量专业的农产品第三方物流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迅速成长起来。
3. 荷兰的农产品物流组织。荷兰是人们心目中农产品通往欧洲地区的门户,这与其发达的农产品物流体系是分不开的。荷兰位于欧洲的中心地区,它充分利用这种有利条件发展农产品物流。一大批专业高效的农产品物流企业以农业物流中心为依托,凭借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构建起专业的物流体系,运用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现代化的物流装备,为农产品物流提供高效率的服务。荷兰的公路上飞驶的货运车大约有1/3是载运农产品和食品的,向世界各地提供着及时的物流服务。
荷兰农产品物流体系的高效运行得益于专业农产品物流中心的建立和物流的专业化发展。荷兰有许多分工不同的专业农产品物流中心,如专门从事可可豆进出口的阿姆斯特丹港,经营水果批发的弗拉辛港,经营鱼、肉等冷冻食品的埃姆斯哈芬港和经营水产品的埃姆伊敦港等。为了提供成本低廉、质量可靠、品种多样的货物,荷兰人一般在种植区或农产品交易市场附近建立物流中心和专业的集成保鲜中心、配送中心等。在收到农产品后根据交易的具体情况、条件和规范,对农产品进行分类、调制、分割、包装和储藏并及时配送到各个客户。鹿特丹港和阿姆斯特丹一斯希波尔机场可谓是荷兰两个重要的支柱性物流中心。鹿特丹由于靠近农产品和水果种植区,港区四周高速公路纵横交错,水路运输也非常发达,成为荷兰农产品和水果的物流中心;而阿姆斯特丹一斯希波尔机场则靠近荷兰花卉的种植基地和进出口中心——阿尔斯梅尔,成为荷兰花卉运往欧洲和世界各地的集散地。荷兰58%以上的农产品和食品是通过鹿特丹港、阿姆斯特丹港和斯希波尔机场运出的。
众多专业的物流公司支撑着荷兰农产品物流的专业化发展,为荷兰农产品物流提供着高质量的服务。农产品尤其是鲜活农产品,由于其鲜活易腐的特性,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都需要专业的保鲜、冷藏、冷冻技术设备及足够的设备容积量。荷兰的冷冻储运业非常发达,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人均制冷和冷冻容积量超过荷兰,行业中大多数公司都具有现代化的制冷和冷冻技术设备。这些公司的共同特点是专业、高效,能充分保证运输、储存和配送,这也正是荷兰农产品物流体系的特点。
二、我国现行农产品物流体系的组织特点
受相关制度安排的影响,我国现行农产品物流体系的组织表现出以下一些特点:
1.物流主体多元化。农产品流通体制的改革以及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农产品生产制度安排,使得众多小农户成为与市场直接对接的主体。而为了改变农户在市场上的弱势地位,农民合作组织、专业协会等组织开始介入农产品的生产流通并得到迅速发展,成为流通过程中一个新兴的主体。再加上众多农产品加工企业、各种类型的农产品批发商、零售商,一起构成了农产品流通主体多元化的格局。我国农产品物流基本还处于原始阶段,农产品流通过程中商流与物流没有分离,农产品流通主体也是物流主体,因此,受农产品流通主体多元化的影响,我国农产品物流主体同样表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2.物流路径分散化。农产品流通渠道的放开以及流通主体日趋多元化的状况,使我国农产品流通路径呈现出分散化的格局。农户、农民合作组织、加工企业、产地批发商、销地批发商、贩销大户以及各种零售终端等流通主体之问通过错综复杂的交易或协作关系构成了我国农产品的流通路径。黄祖辉等曾详细描述了我国农产品主要的流通路径。由于现行农产品流通体系中商流、物流不分,农产品交易所形成的商流路径也是农产品物流的路径,因此我国现行农产品物流路径也呈现出分散化的特点。
3.物流组织模式以“产一销一物”一体化为主。长期以来,农业生产与消费之间联系散乱,流通渠道多而不稳定。农户、加工企业和销售商对农产品的采购、运输、仓储、包装、加工、配送等活动没有形成规范的管理和控制,物流基本上都采取一体化的组织模式。所谓一体化组织模式,实际上是一种内部行政管理结构,即把市场交易关系转化为组织内部行政管理关系。我国目前尚未形成专业化的农产品物流体系,虽然近年来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迅猛,但大多为制造业或商业承担物流任务,为农产品物流服务的专业公司很少,农产品交易过程中一般由买方或者卖方自行承担物流任务,形成了目前这种农户和企业“产—物”一体化或者“销一物”一体化的物流组织模式。
物流的组织特点决定着物流的组织效率。从现行农产品物流体系的运行来看,我国农产品物流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农产品物流组织效率低,成本高,损失浪费严重。现行农产品物流体系中农产品商流过程与物流过程没有分离。由于商流过程中农产品被不断地买卖,商品所有权不断地转变,农产品物流过程也被人为地分割成若干阶段。农产品从农户或农民合作组织售出,经过产地批发商、销地批发商及其他各类中间商到达零售终端,再经过零售商最后送达消费者手中,这其中历经多个环节,使得农产品物流周期延长,农产品被多次装卸、仓储、运输,物流成本大大增加。同时也造成大量的损失和浪费。另一方面,农产品物流专业技术水平低,物流专用资产投资严重不足。农产品所特有的生物属性使得物流技术、物流装备水平至关重要。而在现行农产品物流体系中,由于缺乏对有明显资产专用性特点的物流专有技术和专用设备进行投资的激励,导致我国农产品物流体系中专用资产的应用严重不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如表1所示)。从表l可以看出,由于专用资产投资严重不足,导致我国物流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的价值保值和增值,影响了我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发达国家农产品物流组织对我国的启示
通过对农产品物流组织的国际比较可以看出,无论是日本、美国,还是荷兰等欧洲国家,其农产品物流体系的高效运作主要得益于物流的有效组织。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提高我国农产品物流的组织化程度,应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积极发展农产品第三方物流。发达国家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比较先进,农产品流通信息化程度高,促进了商流与物流的彻底分离。农产品交易通过发达的电子交易平台完成,而实物交割则通过第三方物流公司由产地直接运往各地零售商或直接送达消费者,大大缩短了物流的时间和路径,节约了物流成本。因此,发展农产品第三方物流是提高农产品物流组织化程度的前提和基础。
2.鼓励农民合作组织在农产品物流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无论日本还是美国,农协、农民合作社等农民合作组织在农产品物流组织体系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农民合作社集体采集、收购,集中储藏、包装,集中运输、配送,能有效提高农产品在流通初始阶段物流的组织化程度,提高物流整体效率,实现物流规模效益,也有利于农产品物流技术和设施的改善。而且通过合作社利益共享的分配机制,农民还能够从物流组织化、规模化运作中获取收益。
3.大力支持现代农产品物流中心的建设。由于农产品集中生产、分散消费的特点,农产品物流的地域跨度往往非常大。现代物流中心的意义在于,一方面它是农产品物流的集散地,通过专业物流商将各处需要流动的农产品集中起来,对物流方向、物流路径、物流量以及物流发生时间进行统筹管理,有效减少了物流环节,优化了物流路径,缩短了物流时间,降低了物流损耗,节约了物流成本;另一方面它将农产品流通加工、储藏、运输、配送等各种物流功能有效地组织在一起,并投资于大量的现代化物流基础设施,运用现代化的物流技术,如分级包装、冷冻储藏、冷藏运输等,有效地保证了农产品物流过程中的保值、增值。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已开始兴建大型现代化农产品物流中心并取得显著成效,但还远远不够。各地政府应大力支持并有计划地组织现代农产品物流中心的建设。
4.政府应在推进农产品物流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通过各种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农产品物流管理,为农产品物流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另一方面作为主要的投资主体,大力投资建设与完善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提高农产品物流现代化水平。农产品物流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主导作用,政府应在推进农产品物流组织体系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l】方志权,焦必方.中日鲜活农产品流通体制若干问题比较研究阴.现代日本经济,2002,(5):39-43.
【2】张倩.国外农产品物流业现状【J】.世界农业,2004,(11):11—12.
【3】黄祖辉,刘东英.我国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与制度分析【J】_农业经济问题,2005,(4):49—53.
上一篇:国外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启示录
下一篇:中美农产品物流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