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超对接”研究最新进展
刘富祥,姚晶晶,东 梅
(宁夏大学,宁夏银川 750021)
摘要:从“农超对接”的产生及意义、对接模式和利益相关者的研究几个方面进行综述,认为针对该问题的研究还不够系统深入,对超市的研究较多,对上游农户的研究不足;多为定性研究,实证研究不足,应用性较弱。
关键词:农超对接;研究进展
“农超对接”就是超市直接向农产品的生产者采购农产品,或者农产品生产者直接把自己生产的产品出售给超市[1]。2008年底,农业部、商务部联合发出《关于开展“农超对接”试点工作的通知》[2],引导大型连锁超市直接与鲜活农产品产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接。截至2010年,中央财政已经在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支持了828个试点项目。201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推进生产者与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宾馆饭店、学校和企业食堂等直接对接,支持生产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城市社区增加直供直销网点,形成稳定的农产品供求关系,以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进而提高市场流通效率。
……
未完,详见附件
资料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2012年第36期 第17845-17847页,17872页
转载时间:2013年08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