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一村一品”发展特色农业
高海清1,2
(1.榆林学院,陕西榆林 719000;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
摘要:榆林市发展“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具备得天独厚的土地、生产、品质、规模、生态优势,在“一村一品”发展过程中,十分注重特色产品的培育,有效地提升了产业优势,品牌效应初步显现,高效生态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初具雏形,经营活力增强。但也存在以下问题:品牌意识薄弱;中介组织的作用发挥有待提高;务农人员的总体素质偏低;科技作用有待加强;经济强势有待培育。因此,要使榆林市“一村一品”顺利发展就必须统一规划,加快品牌培育,推进科技兴农,拓宽融资渠道,抓好典型试验示范体系,增强“一村一品”发展后劲。
关键词:一村一品;特色农业;榆林
榆林位于陕西省最北部,地处毛乌素沙漠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辖l区11县,土地总面积43578平方公里,总人口353万,其中农业人口291万,占全市总人口的82.5%。矿产资源富集,是正在建设的国家能源化工基地。但是,在以能源工业为动力的跨越式发展进程中,榆林还面临着南北发展、城乡收入、产业结构“三大失衡”的突出问题,其中2006年三次产业之比为7:68:25,表现为一产弱、二产强、三产小,非能源产业特别是农业产业发展滞后。[1]解析“三大失衡”的根本原因是:在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浪潮中,广大农民没有参与进来,不能分享工业化成果,农业仍以传统生产为主,主导产业规模化程度低,劳动生产率低,产业链条短,导致农村经济整体发展滞后。
……
未完,详见附件
资料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2008年第06期 第14-17页,39页
转载时间:2013年08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