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粮食的生产和消费量自不在话下,然而,粮食物流这个关乎国计民生的行业,占我国物流企业所提供的物流服务比重却“冷”得让人感到不踏实……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目前我国粮食产量5亿吨,流通量1.7亿吨,其中3500万吨跨省长途运输,1.35亿吨在区域内流通消费。按照一批原粮及其成品粮平均各运1.5次计算,商品粮食运量约5.1亿吨。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居民口粮消费增长;种植结构调整,农村商品粮需求量增长;生活水准提高,人均粮食间接消费量增长;总人口增加,粮食消费量增长;今后一个较长时间,我国粮食总流通量、总运量将呈刚性增长态势。
我国国土面积大,且山川地貌复杂,交通运输难度大、运距长。大运量、长运距的粮食流通迫切需要现代粮食物流体系来保障,粮食物流市场潜力很大,粮食物流业大有可为。
适宜发展现代粮食物流重点地区
中国粮食物流建设的技术重点是建立完整的粮食物流网络和各种运输方式综合运用以及无缝化的连接。发展重点是建立与整个规划相适应的体制和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战略重点地区?通道?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东北地区粮食向东南沿海地区输出的通道,第二个是黄淮海地区粮食向周边地区扩散的通道。
东北地区粮食,主要以稻谷、玉米、大豆为主,每年有2000多万吨流量,1000多万吨出口。这个地区粮食物流的特点是流向单一,流量较大,高度集中。区域内粮食的铁路散运已经基本形成气候。外运量中50%经海运南下,40%经铁路南下。山海关是粮食铁路外运的必经之路。由于线路限制,运量受到制约,所以增加海运运量,减少南下铁路运量,改进南下铁路运输方法,是今后几年的东北粮食外运的主要途径。
黄淮海地区是中国主要的小麦产区,做好这些地区的粮食物流,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调动农民积极性。该地区以小麦为原料的加工能力很强,相当一部分小麦在本地加工后以成品面粉流出本地。该地区内的原粮流量很大,运输距离短,采用散粮汽车运输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散粮专用火车在本地区使用受到限制,粮食铁路外运以包装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