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产品流通面临的问题对策及发展趋势展望
安玉发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3)
摘要:我国农产品流通成本高、价格波动大,生产者“卖难”和消费者“买贵”问题频繁发生,对农业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都带来深刻影响。强化政府的流通秩序监管职能,推进产销对接等多元化流通模式显得十分必要。从今后发展趋势看,农产品批发市场公益性改造以及超市等新型流通模式发展将会加快,政府将加强对农产品源头的质量安全监管,农产品流通相关立法将会不断完善。
关键词:农产品;流通;市场;对接;趋势
近几年,中国农产品进入了一个明显的价格上升阶段,农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是推动农产品涨价的基本原因。但是,蔬菜、水果等鲜活农产品价格不稳定,季节性、局部性的生产者“卖难”和消费者“买贵”现象屡见不鲜,已经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鲜活农产品物流损耗大、流通经费高也是导致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之一。作为鲜活农产品流通主渠道的批发市场,由于流通环节多,各个环节层层加码,最后到了消费者手里价格翻了几倍。蔬菜等鲜活食品价格上涨过快导致城市居民消费者的不满,已经成为政府部门高度关注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开始对农产品市场进行调控,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推行产销对接新模式,促进流通渠道网络建设,努力发挥流通在保障农产品供应和稳定价格方面的功能。与此同时,大型企业也在加强鲜活食品供应链建设和管理,努力提高流通效率。
……
未完,详见附件
资料来源:《农业经济与管理》 2011年第06期 第62-67页
转载时间:2013年08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