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与现代物流
丁俊发
中国在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在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碰到了“三农”问题,成了一个严重的瓶颈,这引起了全党的高度重视,中央一号文件与温家宝总理在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充分突出“三农”问题。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推进城市化、工业化和市场化,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但这是一个艰苦的漫长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讲到“三农”问题时,我们十分关注以下数字,我国人均耕地0.1公顷,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2%,农村剩余劳动力1.5亿,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2003年达到3.2:1,加上其它因素已达到5:1或6:1。这的确是触目惊心的。但我们很少去关心另外一些数据,比如发达国家农产品产值与农产品加工产值之比为1:3到1:4,而中国则为1:1或稍多一些。比如目前农民收入中,非农业收入已接近50%,工资性收入已占到三分之一,非农业与进城务工成了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又如果蔬产品发达国家的损耗率为5%左右,美国为1--2%,而中国高达25--30%,每年要白白损耗8000万吨。这些数字,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三农”中的物流十分落后。笔者认为要考虑四个问题,也就是要解决好四个问题。
……
未完,详见附件
资料来源:《经济界》 2004年第04期 第22-23页
转载时间:2013年08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