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农产品保鲜物流体系情况
农产品质量易受到温度、碰撞等条件变化影响。建立高效的农产品保鲜物流体系,有利于减少流通过程中的损耗,提高农民收入并满足消费者对新鲜农产品的需求,日本在战后逐渐建立起一套较为成熟的农产品保鲜物流体系。
一、日本农产品保鲜物流的主要形态和流程
农协和中央批发市场是日本现在的农产品主体流通渠道,约占流通总量的60% 。农产品生产者主要为中小农户,产品多为一般档次。其流程如下:农户收获产品后送至农协,在农协进行预冷处理并分拣包装后,通过冷藏卡车等送至城市大型批发市场。产品进入批发市场马上进行拍卖,售出后通过冷藏卡车运送至中间商或零售商的冷藏库,直接摆上柜台。
零售店与签约农户问的产销直送模式约占流通总量的20% 。生产者多为大规模农户,产品中高档、特产品较多。农户收获后,经简单分拣包装,直接通过冷藏卡车送至零售商的冷藏库或店头。
网上直销、邮购等元店铺直销约占流通总量的15% ,产品以特产类为主。农户直接接受消费者订货,通过速递或邮局系统的小型冷藏箱送至消费者。
此外,近年来兴起的农产品直销店系统约占流通总量的5% 。由农协提供销售店铺场地和信息、结算系统等基础设施,农民直接将产品摆放到店铺内并自行定价。店铺多处于产地附近,一般只有简单包装,并不使用冷链系统。
二、日本保鲜物流主要应用技术
为保持农产品的鲜度,需要根据不同产品和流通形态的特点,在收获、运输、存储等各个物流环节综合运用各类技术。
(一)冷链系统是农产品保鲜物流技术的核心,主要涉及预冷、冷冻冷藏运输和保温仓储等环节。
1. 预冷是指在农产品收获后立即对其进行迅速降温处理,通过预冷处理可以控制产品的呼吸作用和水分蒸发,防止有机酸、维C 等营养成分减少,抑制细菌繁殖,以达到维持产品色泽、防腐以及防止水果类过熟等保鲜效果。日本国内较为普及的预冷方式主要如下:
(1) 强制通风预冷:向预冷库内吹冷风进行冷却。建设费用较低、可应用的农产业种类较多,但冷却过程较耗时,冷却不均匀。
(2) 差压通风预冷:在容器两侧制造气压差,向容器内部灌输冷气。建设费用处于强制通风预冷和真空预冷之间。冷却速度快于强制通风预冷,且冷却效果均匀,但有些农产品使用此法将发蔫。装货时需要耗费一定时间。
(3) 真空预冷:将农产品放入减压室,促进内部水分蒸发,从而制冷。冷却速度快,效果均匀,但无法冷冻体积大、表面积小的水果。建设费用较高,多需要另建冷库。
(4) 冷水预冷:向农产品泼冷水,或将其浸泡其中以制冷。冷却速度较快,但不适于不能浸水的产品,多需要另建冷库。
2. 冷冻冷藏运输是冷链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涉及保温卡车、集装箱及保温箱技术等。
现在日本大部分易腐农产品已绝大多数使用保温卡车及保温集装箱运输,部分高档农产品还利用空运缩短流通时间。如清早收获的鲜鱼、高档水果等,当日就能出现在东京百货店的柜台上。
(二)保鲜包装
根据不同产品和流通形态的特点,采用适当保鲜包装技术。对土豆、洋葱等不易腐烂的蔬菜类等,可采取简单包装,通过容器内部的空气循环即可控制发霉和腐烂。并尽量扩大运输规模,提高运输效率,发挥规模成本优势。在网上订货或邮购等小规模农产品流通上,使用泡沫塑料加制冷剂等冷藏包装。对优质高价的农产品可采取特殊包装。如日本在樱桃、桃、草莓等易碰伤水果的包装上广泛使用缓冲材料,并使用特制的保鲜箱,吸收水果散发的乙烯成分,控制水果过熟。此外,配合冷藏运输,有时需要使用泡沫塑料包装,在包装内直制冷剂。
采用可多次循环使用的运输容器可有效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日本在农产品运输上广泛使用标准尺寸的折叠式运输箱,运输时可叠加摆放,卸货后可折叠起来不占用运输空间,且可多次循环利用。
(三)保鲜仓储
冷冻冷藏仓库是保鲜仓储的基础,此外最近一些配合冷冻冷藏的技术开始推广,较为普及的两种方法如下:
气调贮藏( controlled atmosphere,简称CA 储藏):使用氮气或二氧化碳抑制呼吸作用,以达到保鲜效果。
干制保藏:采用自然干燥或人工干燥,对食品或食品原料进行脱水处理,使其水分降低到不致使食品腐败变质的程度,从而达到保鲜目的。
三、日本政府对农产品保鲜物流的支持情况
日本政府对农产品流通的支持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如直接提供资金,完善公路交通网,在各地建立大型批发市场、预冷仓库、冷藏、冷冻仓库等设施。日本此类设施的初期投资往往由政府全额出资,建成后委托农协组织或公共机构经营维护。
对农产品保鲜物流体系研究提供资金支持也是政府支持的重要方面。日本政府长期通过国家预算向各国有农业研究所提供项目经费支持,给地方政府也对地方性研究机构提供资助。
资料来源:中物联
转载时间:2019年09月27日
转载网址:http://www.lenglian.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