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6—2010年)
一、山东省特色农产品发展概述
山东是我国“四大粮食作物、四大经济作物、两大优势产业”的主要基地。多年来,山东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一直保持全国前列。《山东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规划用5-10年时间,以专用小麦、玉米等11类优势农产品为核心,在山东形成具有鲜明特色和较高知名度的八大优势产业带(区)。2005年中央1号文提出“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为山东特色农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契机,同时,国内外广阔的市场空间也为我省农业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大力发展区域特色农业提供了机遇;国内农产品供求关系的根本性变化以及农产品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使山东省特色农业面临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推进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有利于充分发挥我省农业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国内外分工,全面提高我省效益农业的水平。
(一)特色农产品种类、总量、产品名称
山东省约有各种生物3100余种,其中经济植物约2400种;陆栖脊椎动物448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名特优稀农产品300余种。
1、特色种植产品(包括林果)
粮、棉、油、烟、菜资源山东省是我国农作物发源地之一,各类农作物品种资源相当丰富。主要有各种名特优小杂粮,蔬菜类的苍山、金乡大蒜,潍县萝卜等。
果树。山东省果树品种资源丰富,栽培、半栽培的野生果树有90多个种及变种,隶属16科、34属,近3000个品种或类型。落叶果树地方品种之丰富,名、特产品种之多,居全国首位。
(1)干果。山东是我国的主要干果产区之一。生产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主要栽培树种有大枣、板栗、核桃、柿、花椒、山楂、银杏等,乐陵金丝小枣、曹州耿饼、郯城银杏、峄城石榴等许多名、特、优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盛名。山东省是银杏重点产区和出口基地之一。
(2)水果。水果资源丰富,有16科,90多个品种。主要栽培树种是苹果、梨、桃、杏、葡萄等,烟台苹果、莱阳茌梨、肥城佛桃、青州密桃、大泽山葡萄,都是驰名中外的名特产品。
桑柞。山东省蚕业生产历史悠久,是我国最早的蚕区之一。推广应用的主要品种有湖桑、鲁桑两大品系。鲁桑又分黑鲁、黄鲁、大鸡冠、小鸡冠等品种。
茶树。山东省自1959年开始引种茶树。到目前全省茶树品种约有31个。根据气候、土壤条件,可分为东南沿海、胶东半岛、鲁中南三个不同类型的茶区,其中以日照、莒南、胶南等沿海县(市)发展较快。
药用植物山东省约有800多种药用植物。分布全省的药用植物主要有香附子、薄菏、泽兰、车前、茅根、柴胡等;产于各山区的有射干、丹参、远志、乌头、杜梗、白头翁等。昆嵛山、崂山等山区生长的四叶参、山椒、紫草;蒙山的何首乌;莱阳的沙参;烟台、潍坊等地的夏枯草;临沂、泰安地区的防风、栝楼。进行人工栽培的有金银花、沙参、川芎、牙皂、牡丹、芍药、玫瑰、茯苓、黄连、黄芪等数十个品种。
2、特色畜牧产品
山东省农牧业生产历史悠久,是全国主要畜产品产地之一,畜禽地方良种很多。山东省畜牧业属于农区牧业,以养猪和大牲畜为主,还有羊、鸡、兔、鸭、鹅、蜂等。
大牲畜。全省大牲畜主要类型是牛和驴,其次是骡、马。牛:山东役牛以黄牛为主,约占大牲畜总头数的61%,多数分布在德州、菏泽、聊城等市地,约占全省的42%,主要饲养品种有鲁西大黄牛、渤海黑牛、蒙山牛等28个品种。驴:驴是仅次于牛的重要役畜,约占大牲畜总数的25%,在历史上比重曾经达到35%-40%。80年代饲养的有德州驴等10多个品种,主要分布在德州、无棣一带。马。饲养量大,占牲畜总头数的8.0%左右,多集中于滨州、东营、潍坊、烟台等市地。全省约有12个地方品种,主要优良品种有渤海马等。
猪。猪是山东省饲养量最大的家畜,品种多样,特色优良品种有莱芜猪、垛山猪、崂山猪、昌潍白猪、平度黑猪、安邱猪、沂南猪、曹县猪、木碗头猪、莲花头猪等。
羊。山东省的羊数量多,质量比较好,品种也较为齐全。主要有菏泽、济宁、聊城一带的小尾寒羊,济宁、菏泽的青山羊,临沂的大黑山羊,崂山的奶山羊等数十个品种。
家禽。山东省饲养家禽以鸡为主,饲养量占家禽饲养总量的87%,鸭和鹅各占6.5%。鸡的饲养品种有45个,优良鸡种有寿光鸡、琅琊鸡、济南花鸡、荣成元宝鸡、济宁百日鸡、日照麻鸡等。
3、特色水产品
山东省沿海渔区面积达(40米等深线以内)17万平方公里,又是寒暖流交汇区域,沿海营养盐类丰富,浮游生物滋生繁盛,既是鱼虾产卵、生长、栖息的良好场所,也是越冬洄游性鱼类的必经之路。海洋鱼虾有260余种,主要经济鱼虾类30多种。青鱼、鲅鱼、鳓鱼、带鱼、大黄鱼、小黄鱼、比目鱼、黄姑鱼、马面钝、对虾、鹰爪虾、毛虾、梭子蟹为主要捕捞对象。主要海珍有扇贝、鲍鱼、刺参等,贝类、藻类资源也比较丰富。此外,还有海豚、鲸、海狗、斑海豹、海蜇等。其中,已能大规模人工繁殖的主要品种有:海带、贻贝、对虾、扇贝、裙带菜、梭鱼、鲍鱼等。
山东省有可养淡水面积400多万亩,其中湖泊200多万亩,水库130多万亩,坑塘50多万亩,河道10多万亩。南四湖、东平湖是淡水鱼的主要捕捞基地,盛产鱼、虾、蟹、贝等。湖中鱼类70余种,主要鱼类20多种,鲫、鲤、鳊、鳇、鳜、鲶、乌鳢、鳖为主要渔获物。黄鳝、鳗鲡、鲚、黄、银鱼、秀丽白虾、中华新米虾、日本沼虾、甲鱼也有一定产量。水生植物也比较丰富,有芡实、苇、蒲、藕等。坑塘水面遍布全省,重点分布在沂河、黄河两岸及微山湖滨。主要养殖品种有鲢、鳙、草、鲤、鲂等。另外,山东省还有大、中型水库176座,小型水库5389座,沿海、沿湖、沿河荒碱洼地面积400万亩,可开发鱼池100万亩。80年代以后开始人工养殖的淡水鱼品种有:鲤鱼、鲫鱼、草鱼、鲢鱼、鳙鱼、团头鲂、银鲫、罗非鱼、虹鳟鱼、罗氏沼虾、淡水白鲳等。
(二)特色农产品开发程度与开发潜力
总体来看,山东传统优势农产品实现了规模化、产业化生产,新兴优势特色农产品迅速倔起,优势特色农业开发已具备较好的基础,初步形成了优势明显,特色突出,具有相当规模的农业产业体系,为推动全省国民经济的发展,增加财政和农民收入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是优势特色农产品形成规模。一批有较强竞争力并有一定生产规模的优势农产品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二是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初步形成。目前,全省初步形成了以鲁北为主的金丝小枣、冬枣特色、渤海黑牛等特色农产品产业区;以鲁中南为主的优质板栗、大姜、莱芜黑猪、蒙山金银花等特色农产品产业区;以鲁西为主的鲁西黄牛、小尾寒羊、金乡大蒜、菏泽牡丹等特色农产品产业区;以胶东为主的优质水果、水产等特色农产品产业区;。全省具有相当规模的国家或省级特色农产品商品生产专业化基地40多个。三是优势农产品龙头企业不断涌现。一批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快速成长,极大地推动了全省优势、特色农业的快速发展,对促进山东优势农产品基地化建设、规模化布局、产业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四是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围绕特色农产品开发,全省建立了形式多样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或协会,形成了基地农户+合作社(协会)+龙头企业的基本组织格局。农民合作组织在特色农产品技术推广、组织管理、市场开发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已成为农户与市场、农户与龙头企业的纽带和桥梁。
(三)特色农产品发展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
1.核心生产基地处于起步阶段
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基地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和依托。因配套政策、地区分割及投入的不足,特色农产品基地布局分散,规模小、标准化生产水平低,不利于机械化操作、科技推广、信息传播和标准化生产,从而制约了特色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基地与农户之间未形成紧密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连带关系,农民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
2.龙头企业规模小,产业化水平低
特色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是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化加工、取得增值效益,带动相关产业、延伸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据调查全省相关企业共家,其中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家,省级龙头企业家,市级龙头企业家。加工龙头企业数量少、产业化组织程度低,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系列加工、精深加工、多极增值、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更少。大多数企业发展速度慢,缺少资金和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难以开发新产品,更难提高特色农产品质量。导致特色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率低,大多数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低,以初级品的形式进入市场,致使特色资源流失。
3.“一体化”经营体制尚未构建形成
农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市场中介组织和产供销、贸工农、农科教等一体化服务实体少,导致特色农产品产业化难以形成规模,市场竞争能力差。
二、山东省主要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现状分析
(一)香稻
山东省水稻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沿黄地区的济阳、章丘、滨城、惠民、齐河、东阿、利津、垦利、东营、广饶和湖西地区的鱼台、任城、金乡、嘉祥以及湖东的微山等县市,全省2002-2004年播种面积在15.5-19万公顷,总产100-130万吨,以滨州“小营稻米”、济南“明水香米”和济阳“黄河大米”最具特色。
“小营稻米”主产于黄河南岸的滨州市滨城区小营镇。由于受该地区水、土、气和光、热等特定的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使该产品子粒大,果实饱满,色泽纯正,含粉高,糊性大,旧时以“贡品”供应皇宫食用。所产“黑粳米”、“黑香糯米”、香糯米,具有滋身壮体、补阴壮阳、健脾和胃等功效,是八宝粥、八宝莲子羹的必备原料。
“小营稻米”具有抗碱、抗病、抗倒和分蘖力强、亩穗多、产量高等特点,适宜黄河下游地区发展。
“明水香米”为章丘传统名产,以香味殊浓、营养丰富而冠誉中外,有“世界香米之王”的美称。
明水香稻种植历史悠久,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历代为皇家视为珍宝,选为贡品。其主要特点是香、优、鲜、爽、珍。香味浓郁,沁人心脾;蒸煮时香味扑鼻,馥香浓郁;颜色鲜明,蒸色奶白;食之不腻,清爽可口,增进食欲。据调查测定,明水香米含蛋白质8.83%,赖氨酸0.3%,淀粉69.73%,脂肪2.87%,食之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
“黄河大米”主产于黄河北岸的济南市济阳县,以品质好、食味佳、营养丰富而备受省内外消费者欢迎,主产地稍门乡被育为鲁北的“鱼米之乡”,有“小江南”之称,所产“香糯米”为“黄河大米”之名品,常为馈赠特产。
围绕大米加工,山东大米主产地建设了相应的大米加工厂,产品经制米、包装后远销京津、河北、山西、内蒙等地。
(二)莱阳梨
莱阳梨栽培历史悠久,已有300多年历史。适应范围较广,主要分布在莱阳市五龙河及其支流两岸的冲积平原,栖霞市也有一定面积。目前,烟台市莱阳梨的面积近3万亩,产量2.6万吨。莱阳梨作为名特优品种与土壤条件、光照、年平均温度、降水量密切相关。莱阳市五龙河沿岸(莱阳梨产地)均为风沙土和河流土,有机质含量在1%以上,通透性和保水、保肥能力强。莱阳年平均气温12.2℃,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光能资源丰富,平均日照率为60%,日照时数2669小时,无霜期在185天左右。年降雨量为740mm,且多集中在6-9月份。而开花期、采收期雨量少,有利于传粉、授精及糖分积累。茌梨为中熟优良品种,9月中下旬成熟,果大、皮绿、肉细、渣少,味甘甜,属传统保留品种。
计划到2010年,通过嫁接改造等技术措施,莱阳梨的栽培面积可达到5万亩。随着面积、产量的增加,莱阳梨的深加工为莱阳梨的产后销售提供了有力保证。莱阳梨汁生产企业,莱阳市已有3家,年产汁达万吨,可加工莱阳梨10万吨以上。其中天府“一支笔”莱阳梨汁已闻名全国。梨区水利资源丰富,旱能灌、涝能排。同时公路、铁路交通四通八达,为莱阳茌梨产后的销售提供了极为有利的运输条件。
(三)阳信鸭梨
阳信鸭梨是具有地域优势的名特优品种之一,是阳信县的主要传统栽培果树,栽培历史悠久,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栽培历史。阳信鸭梨是唐代土生梨经过历代选优汰劣逐渐形成的鸭梨优良品种,具有果形美观、色泽金黄、皮薄肉细、核小无渣、香甜脆嫩、味美多汁、酸甜适度、耐贮运等优良特点,富含多种维生素和人体所必需的15种氨基酸及各种微量元素,对高血压和咳喘等病症有辅助疗效,并具有止咳化痰、清肺润喉、养颜美白之功效,素有“人间仙果”、“天生甘露”之美誉。
阳信鸭梨的最佳适生条件。土壤质地多属轻壤土或沙壤土,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变化明显,光能资源丰富,雨热同季,无霜期平均为185.1天,年日照时数为2443.8--3051.3小时,年平均辐射总量为535.5千焦/厘米²
阳信鸭梨先后于1985年在全国优质水果展评中获“农牧渔业部金杯奖”,1989年在全国名优水果复评中获梨系列总分第一名;1990年被指定为北京亚运会专用水果;1992年获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牌;1993年获泰国曼谷中国名优特新水果展评会金奖;1994年获首届中国林业博览会金奖,并获得了自营出口权和绿色产品证书;1996年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同年,阳信县被国务院农业发展研究中心等部门命名为“中国鸭梨之乡”;1998年第二届中国林业博览会上阳信鸭梨被认定为名牌产品;1999年阳信县被全国经济林协会、国家林业局评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鸭梨之乡”;2002年7月获准原产地证明商标,同时申请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
(四)肥城桃
肥城桃是肥城市独有的宝贵资源,是我国著名特产。肥城桃迄今有1100多年的栽培历史。自明朝起,即为皇室贡品,明隆庆帝赐名“佛桃”。肥城独特的气候和水土条件孕育了肥城桃独特的品质,以其果实肥大、外型美观、气味芬芳、营养丰富被誉为“群桃之冠”。单果重300-500克,最重可达700克以上,含有多种糖、果酸、维生素、胡萝卜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和钙、磷、铁等20多种微量元素,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曾先后荣获“全国农产品博览会金奖”、“全国林业产品博览会金奖”、“世界园艺博览会大奖”称号。
肥城市的低山丘陵地面积大,适宜肥桃栽植的范围很广,据土壤普查和科研部门提供的资料,肥城宜栽植区域为石灰岩低山丘陵区,适宜面积60万亩,目前种植面积达10万亩,主要在桃园、新城、仪阳、安站、王庄等乡镇发展。大力推进肥城桃特色化、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进程,提高综合产业水平,特别是强化肥城桃开发总公司、新兴肥城桃保鲜储运有限公司、世博园预冷库、汇源集团等肥城桃加工储运销售企业建设,增强加工销售能力,实现肥城桃增产增收。
(五)大泽山葡萄
平度市北部的大泽山区素有"葡萄之乡"的美誉,这里出产的葡萄穗大粒饱,色泽鲜艳,甘甜多汁,是传统的地方名特产品。在大泽山镇的影响下,邻近十几处乡镇的葡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
(六)烟台大樱桃
大樱桃原产亚洲西部和欧洲东南部,是蔷薇科(Rosaceae)樱桃属(cerasus)果树。烟台大樱桃栽培始于19世纪70年代,至今已有130多年历史。烟台市大樱桃的主要产地在福山、芝罘,此外在莱阳、牟平、海阳、栖霞等地也有一定的分布面积,全市的栽培总面积约22.6万亩,总产6.3万吨。近年来陆续选育和引进了一批新的优良品种,意大利早红、佐藤锦、拉宾斯大樱桃等优良品种已成为大田主栽品种。
烟台大樱桃在北方落叶果树中,果实成熟最早,享有北方“春果第一枝”、“果中珍品”之美誉。大樱桃树姿秀丽,花早色艳,果实味美,营养丰富。大樱桃喜温喜光,怕涝怕旱,忌风忌冻,适合于年平均气温10--13℃以上,早春气温变化不剧烈,夏季凉爽干燥,雨量适中,光照充足地区栽培。福山区、芝罘区同属暖温带东亚季风型大陆半湿润性气候,年温适中,雨量充沛,无霜期长,终霜期早,年平均气温12℃左右,年降雨量700余毫米,无霜期250天,十分适宜大樱桃栽培。
福山区现有大樱桃面积7.8万亩,约占全市的35%;产量2.3万吨,约占全市的37%。主要品种有:红灯、先锋、雷尼、拉宾斯、佐藤锦等。产品销往东南亚、港澳地区和国内各大中城市,供不应求。1995年在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烟台市福山区选送参评的大樱桃获得了三金四银一铜;1996年中国农业特产命名委员会授予福山区“中国大樱桃之乡”称号;1997年和1999年烟台大樱桃连续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2000年“福洋”牌大樱桃获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取得了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烟台大樱桃成为全国面积最大、产量最高、品质最优的大樱桃商品基地。在国际、国内市场的声誉愈来愈高,市场十分广阔。
(七)沾化冬枣
冬枣原产于以黄河三角洲为中心的环渤海湾南部地区,目前以山东东营、滨州、河北黄骅、天津大港和静海等地栽培最多,总面积约110万亩。这一地区多为黄河泥沙淤积形成的退海之地,成土母质特殊,受海洋作用强烈,土体厚、矿物营养成份含量高,加之这一地区属暖温带湿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特别适宜冬枣树生长,孕育出的冬枣果实皮薄肉脆,汁多无渣,甘甜清香,品质极佳。冬枣营养丰富,含有19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含有A、B、C、E等多种维生素和钾、钙、硒、铁等多种微量元素,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尤其丰富;此外,冬枣还具有养血安神、健脾和胃、补气强身等多重医疗保健功效。可见,冬枣是目前经济价值最高的果树品种之一,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八)乐陵金丝小枣
金丝小枣是我国著名枣树优良品种。乐陵是金丝小枣原产地,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有“中国金丝小枣之乡”、“百里枣乡”之称。“乐陵金丝小枣”享誉海内外。近几年,通过“枣树富民”战略,乐陵市发展了100万亩枣粮间作,枣树总株数达25000万株,年产干枣7.5万吨,占全国小枣产量的35%。有红枣加工企业40余处,年加工枣产品4000多吨,30多个品种。其中名牌产品“中华蜜酒”,获全国第二届发明博览会金牌奖,“红枣莲子羹”荣获山东省科技发明一等奖、世界标准精品国际金奖,被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全国特殊营养专家评委会推荐为全国特殊营养食品。乐陵金丝小枣及枣制品销往全国各地、并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干枣1.5万吨,占全国小枣出口量的20%。
金丝小枣主要分布在乐陵全市、庆云全县和临邑北部、陵县北部、宁津东部。
(九)宁阳大枣
宁阳大枣品质,营养价值高,保健作用显著。1982年被定为国家保健用枣。1986年又被林业部列为“大枣基地”开发县,2000年5月宁阳县被全国经济林协会命名为“中国优特经济林——大枣之乡”。
宁阳大枣果皮薄、紫红、有光亮,果肉肥厚细腻、扯金丝、清甜可口,营养丰富,耐贮藏。据化验测定,鲜枣含糖量为30%,干枣含糖量达75.4%,含蛋白质2.9%,含脂肪2.3%;每百克鲜果肉中含维生素C600毫克,钙65毫克,磷62毫克,铁3.5毫克,还含有维生素A、B以及其他多种营养元素。其中,含糖量和维生素含量高列群枣之首。大枣的用途十分广泛,既可食用,又能入药。鲜食、熟食、干食皆宜。并可加工成多种食品。在医疗保健方面,它能健全人体毛细血管,有养胃、健脾、益血、安神之功能,对肝炎、高血压亦有显著疗效。是很受人们崇尚的食疗保健和营养滋补品。
栽培面积10万亩左右,主要分布在宁阳县中部山区丘陵地带,以葛石、石集、蒋集、南驿为集中产区,年产大枣近3万吨。主要品种有圆红、长红、酸铃、六月鲜。2000年9月葛石大枣荣获全国首届红枣博览会优质产品称号,2002年通过农业部无公害产品认证,并注册了“神童山”商标。随着大枣生产的发展,大枣的贮藏和加工业也应运而起。其中,宁阳大枣重点产区的葛石镇已建起年加工能力为200万吨的果品加工厂和贮藏量为200吨的冷库。已开发和加工生产的产品有蜜枣、红枣罐头、枣脯、枣酱、枣酒等10几种,产品远销日本、香港、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和地区。
(十)泰山板栗
板栗主要适于鲁中低山丘陵区,主要分布在济南南部山区、泰安周边山区、莱芜北部和南部山区、淄博南部山区、临沂北部山区、枣庄北部山区,以泰山板栗最为有名,泰山板栗以结果多、果大小均匀,坚果皮油光发亮,肉质细腻,糯性大,含糖量高,香甜可口,营养丰富,不仅可以做成糖炒栗子,还可加工成栗子糕、栗子饼等多种食品。常食栗子可以补肝、健脾、益胃等功效。目前鲁中山区板栗面积达到100多万亩。其中泰安市面积最大,达到35万亩。
(十一)枣庄石榴
枣庄市峄城区石榴栽培历史悠久,被列为全国名、稀、优果品,具有“九州奇树,天下名果”之称。其果实味酸甜、性温涩、富含多种营养,不仅可供鲜食,亦可加工成高级清凉饮料,深受消费者喜爱。果实和果皮中含有多种生物碱和维生素,对腹泻、泻精、冠心病、高血压等均有辅助疗效,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峄城石榴以面积大、品种多,果实优而驰中外,峄城区被誉为“中国石榴之乡”,栽培面积13万亩,石榴产业已发展43个品种,总产达22500吨。
(十二)苍山大蒜
山东省具有种植大蒜的传统,种植历史已逾千年。种植面积大、种植区域广,鲁中地区的济南、泰安、莱芜、临沂、济宁、枣庄等都有种植,其中以苍山大蒜最为有名,其主要分布在临沂苍山,济宁金乡、嘉祥、鱼台为中心,是我国出口的优质大蒜。蒜为白皮,头大瓣齐,皮薄如纸,清白似玉,粘辣清香,营养丰富。大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蛋白质、大蒜素和碳水化合物,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较高。苍山大蒜含有的17种可测氨基酸中,除胱氨酸外,其他16种均比其他大蒜的含量高39.2%,可供人体直接吸收的氨基酸比其他大蒜多51.5%。大蒜行销日本、东南亚各国及港澳地区。大蒜加工制品有脱水蒜片、蒜粉、蒜汁、蒜油、蒜盐、蒜酱、糖蒜、醋蒜、罐头蒜、蒜水饮料等,颇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2004全省苍山大蒜种植面积150多万亩,总产75万吨,到2010年计划发展到180多万亩,总产90万吨以上。
新加坡复发中记食品有限公司在山东省设立多个外商独资公司,拥有一个世界范围的销售网络,主要经营脱水大蒜制品、出口保鲜大蒜:产品远销美国、加拿大,在美国的市场占有率超过25%;带动了全省大蒜产业的发展。
(十三)莱芜生姜
莱芜生姜又名黄姜,为山东名产,素以块大皮薄、色泽鲜亮、丝少肉细、辣浓味美、营养丰富、耐贮藏等优良特性而闻名于全国。生姜用途广泛,不仅用以调味、腌制、糖渍,也可加工姜汁、酿制姜酒、提取姜油,还是重要的制香原料和药材。生姜喜欢在温暖、湿润、通气好的中性至微酸性土壤中栽植。主要分布在莱城区的杨庄、寨里、大王庄、羊里、雪野、高庄6个乡镇(办事处),总面积9.29万亩,占全市生姜总面积的70%。到2010年,全市生姜面积达到20万亩。
(十四)章丘大葱
章丘大葱以其株高白长、脆嫩味美、营养丰富而驰名中外,被誉为“葱中之王”,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近几年,随着农业的发展,章丘大葱作为农业支柱产业之一,越来越受到当地政府的重视,资金投入逐年增加,开发潜力巨大。目前,章丘大葱已有保健型富硒大葱、富锌大葱、锌硒大葱等系列,“万新”、“绿蕾”、“绣惠”三个品牌绿色食品大葱的产品认证,省级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的建设实施,为章丘大葱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章丘大葱最佳生产条件:年平均日照时数2600小时左右,年平均降雨量在600毫米左右,其中6月至8月份占全年雨量的一半以上。相对温度在50%至84%之间,冬春季寒冷干旱,夏季高温多湿,秋季凉爽,属典型的大陆气候。土层深厚,土质肥沃,中粘壤土。20厘米土层内含有有机质1.7-2.6%,氮0.08%,磷0.07-0.135%,土壤PH值7.5-8.2,微碱性土壤。常年种植面积15万亩左右,占章丘市耕地面积的八分之一。年产量4亿公斤,产值2亿元。2010年发展到20万亩,总产量8亿公斤,总产值突破了6亿元。
(十五)昌乐西瓜
昌乐西瓜有着悠久的历史,以其早熟、皮薄、瓤脆、味甜而闻名省内外,被列为山东省特产瓜果之一。昌乐地处暖温带季风气候区,春季回温早,温差大;沙壤面积大,富含钾,具有生产高产优质西瓜的良好自然条件。昌乐大棚西瓜比小拱棚西瓜早熟20天,供应期由5月上中旬提前到4月中旬,价格提高5倍以上。大棚西瓜一般亩产3500公斤,亩收入4000元以上,比小拱棚西瓜纯收入增加2000元。在1994年潍坊国际风筝会农副产品博览会上获金奖,被山东省农业厅列为省优质特色农产品开发项目。
(十六)潍县萝卜
潍县萝卜是山东省著名的优良品种,因原产于潍县,故称潍县萝卜。又称高脚青萝卜。还因其甜脆多汁,被称为“水果萝卜”。
潍县萝卜主要产地分布在潍城区的周围,白浪河、虞河和潍河一带,尤以北宫附近所产为最佳。现在潍城区、寒亭区、昌乐、益都、临朐、安丘等县区以大面积种植。
潍县萝卜品种优良、营养丰富、肉质根中含水分90%以上,还有钙、镁、锌、铁等多种微量元素和无机盐类、多种维生素。近年来不少国外园艺学者来潍县萝卜产地作学术考察,因其含丰富的维生素,被外国友人称之为“维他命萝卜”。
(十七)鲁西黄牛
鲁西黄牛是中国优良家畜品种之一,原产于山东省西部,适宜在暖温气候的平原地区养殖。
鲁西黄牛一般在1岁左右成熟,利用年限约5-7岁,一生可产牛犊10-12胎;挽力大,且能持久,役用性能良好。皮薄、骨细,具有良好的役肉兼用体型,是黄牛肉改的主要母体。肉质鲜嫩,纤维较细,脂肪均匀分布于肌纤维之间,呈明显大理石花纹,平均屠宰率为57.95%,净肉率为50.66%,产肉性能较好,可改良为肉役兼用牛。
鲁西黄牛遍布鲁西北平原地区,是山东省的主要牛种,菏泽、聊城、德州各市各县(市区)和济南市的商河、济阳,泰安市的东平等平原地区均有饲养。原主要为役用,现主要作为肉改母体。作为“国家秸秆养畜示范区”,三市黄牛改良不仅起步早,而且成效显著,2002年肉改黄牛出栏量达到180万头,2003年出栏210万头,2004年出栏360万头。2003年,山东曹县、乐陵分别组建了1000头规模的养殖场和加工厂,并将其以鲁西黄牛及其改良牛为资源的肉制品注册为“鲁西黄牛”品牌,出口港澳、西南亚和欧盟。菏泽、聊城、德州崛起了一批山东曹县牛业公司、山东乐悟(陵县)集团牛业公司、禹城翰森食品、惠民顺风食品等黄牛养殖和肉类加工企业,带动了鲁西黄牛及其改良牛养殖业的发展,使鲁西黄牛存栏量自2000年以来一直保持在600万头左右,出栏量连年增加。
(十八)渤海黑牛
渤海黑牛为我国地方优良牛种,因原产于山东省北部、河北东部的渤海湾地区而得名,适宜在暖温气候的平原地区养殖。
渤海黑牛的主要特点是被毛、鼻镜、蹄角、舌背呈黑色,低身广躯,侧视体呈长方形,后躯较发达。耐粗饲,抗病,适应性强,遗传性稳定。肉质细嫩,产肉率高,役肉兼用型。是我国唯一的黑毛牛种,1987年经全国良种牛育种委员会鉴定,被列为全国八大名牛之一,1990被北京亚运会组委会指定为亚运会专用牛肉。
渤海黑牛繁育能力强,性成熟早,公牛10-12月龄性成熟,1.5岁左右可配种,利用年限6-8年;母牛6-10月龄性成熟,1.5岁可初配,一般1年1胎,适繁期7-8年。
渤海黑牛重心低,挽力大,被当地农民称为“抓地虎”,平均经常挽力为其体重的30%左右,持久力、耐力强。
渤海黑牛具有良好的产肉性能.根据德州市宁津县1982年农业资源调查时所做的屠宰实验测定,屠宰率为58%,净肉率49%。自1975年,育肥牛供应香港地区,1990年开始出口日本,据滨州、德州两市统计,目前年出口约万头。国内畅销各大城市和涉外宾馆饭店。因肉质细嫩而倍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被港商誉为“黑金刚”。
渤海黑牛主要分布在鲁北冀东渤海湾地区。据滨州、德州两市统计,2004年存栏约100万头,出栏30头。
(十九)德州驴
德州驴是德州的地方优良品种,属我国大型驴种之一,遍布于德州、聊城各县(市、区)和滨州、东营的黄河以北地区,主要分布在庆云、临邑、宁津、乐陵、陵县、无棣、阳信、惠民等县,适宜在暖温气候的平原地区养殖。近三年存栏量分别达到80万头,100万头和110万头,
德州驴性情温顺,使役灵活,持久力强,体高力大,速度快,结构紧凑,反应灵敏,外貌清秀,分为“三粉”、“乌头”两种类型。是我国宝贵的大牲畜资源。
德州驴生长发育快,12月龄时,体高可达成年驴的85%以上。30月龄发育定型,一般12-18月龄性成熟,24-30月龄开始繁育。妊娠期365天,终生可产6-7胎。德州驴为挽驮兼用家畜,最大挽力可达体重的75%,最大驮力可达250公斤。
德州驴产肉产能良好,肉嫩味美,一般屠宰率达57%,净肉率48%,熟肉率56%。用德州驴所制“保店驴肉”是德州名吃,有“天上龙肉,地下驴肉”之赞誉。德州驴及其肉产品不仅远销国内各省市,而且曾作礼品赠于朝鲜和阿尔巴尼亚等国,深受消费者欢迎。除肉用价值高外,用德州驴皮制作的山东名产“阿胶”是中药之珍品。
(二十)小尾寒羊
小尾寒羊是中国优良的地方绵羊品种。全省各地均有饲养,主要分布在菏泽、济宁、聊城、德州、滨州、东营等暖温带平原地区。2002-2004年存栏量分别为1400万只、1600万只和1800万只。
小尾寒羊繁殖力高,生长快、产肉性能好,肉质细嫩,净毛率高,遗传性稳定。小尾寒羊大体可分“裘皮型”、“细毛型”和“粗毛型”。裘皮型的羔皮尤以轻薄致密坚韧,毛股清晰,花纹美观著称,是制裘的好原料。小尾寒羊具有多胎高产性能。母羊6-7个月龄可进入繁育期,多数两年3胎。产羔率在200%以上,最多可产4羔。公羊8个月龄即可配种。成年公羊100公斤以上,母羊55公斤以上。8个月龄的公、母羊屠宰率在50%以上,净肉率40%以上。成年公羊剪毛量4公斤,母羊2公斤以上,净毛率在60%以上,为优质毛纺原料。
目前,羊以肉用为主,兼顾皮毛,且主要是烧、烤、涮,尚未开发出肉食品。
(二十一)莱芜黑猪
莱芜猪是我国华北型优良地方猪种,有五千多年的饲养历史,早有“流不尽的汶河水,赶不尽的莱芜猪”的民谣。它具有繁殖力高、哺育力强、肉质好、抗逆性强、杂交优势明显等特性。1982年收录《中国猪品种志》。是我国地方猪种的宝贵基因库。用该猪肉灌制的“顺香斋南肠”久负盛名,驰名国内外。
几十年来,莱芜市及周边地区对该猪种进行了有效的保纯、选育和利用,使莱芜猪的数量及育种群体都形成了较大的规模。经过不断选育,各项性能普遍提高。母猪一次产仔数13头以上,育肥猪瘦肉率47%,肌内脂肪含量10%以上。专家赞誉为“中国北方第一猪”。是我国生产特色高档猪肉的首选猪种。主要分布在莱芜市、泰安市和济南市东部、淄博、维坊一带,年饲养量达到400万头。
莱芜丰盛食品、山东通海食品、莱芜利民冷藏、莱芜市东井食品、六合集团、得利斯集团、汇源集团等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为养猪业似的发展提供了加工和市场条件。
(二十二)黄河鲤鱼
鲤鱼属硬骨鱼类,鲤形目,鲤科。黄河鲤鱼因产于黄河,生长于黄河而得名。
黄河鲤鱼属广温纯淡水养殖鱼类,适宜水温0-38℃,最适生活水温25-32℃,PH7.0-8.5,盐度1‰以下。生活在水底层,杂食,性情温和,适应性强,能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生活水温15-30℃范围内都能正常生长,生长速度快,年可生长2-3斤。纯正黄河鲤鱼营养价值高,具有野生鱼类的肉质细腻、味道鲜美的特点,我省及北方地区大部分淡水水域都和非重盐地池塘都可养殖,主要分布在菏泽、聊城、德州、滨州的沿黄县(市)。2004年养殖面积3万亩,捕捞产量2.3万吨。
黄河鲤鱼因系野生资源,养殖的黄河鲤体形优美、颜色鲜艳、肉质纯正,深受消费者喜爱。其养殖技术成熟,且易于掌握,养殖产量高,产品销路畅通,其开发潜力巨大。
(二十三)曹州牡丹
牡丹原产我国秦岭和大巴山区,现仍有野生分布。现以山东菏泽栽培最盛、面积最大。牡丹喜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降雨量较小,土壤深厚的沙质土壤中生长。忌盐碱和水渍。花期既需要一定温度,又要求充沛的光照。牡丹不仅有观赏价值,而且还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菏泽牡丹作为美化环境的名贵花,不仅行销国内50多个大城市,而且还销往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及港澳等国家和地区。另外,牡丹花瓣可以蒸酒。牡丹露酒,味正香醇。
目前,牡丹种植面积已达到2万余亩,品种千余。集中产地在菏泽市牡丹区赵楼、李集、北何楼、王梨庄、洪庙等乡镇。
(二十四)平阴玫瑰
平阴玫瑰已有1300多年的栽培历史,它既是园林绿化的良好花卉品种,又是珍贵的中药材和食品、香料工业的重要原料,并以花大色艳、香气浓郁而成为“中国传统玫瑰的代表”。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优良的品质特性、新品种的繁育推广、国家的权威认定,使平阴玫瑰形成得天独厚的原产地优势,这也是平阴玫瑰几经挫折而未衰亡,历久弥香的根本原因。中国玫瑰的根在平阴。平阴具有适宜玫瑰生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1991年平阴玫瑰种植面积不足1000亩,1998年不到1万亩,到2004年发展到3.5万亩。玫瑰成为县域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特色优势产业。玫瑰产业开发取得长足进步,先后平阴玫瑰开发公司、天源玫瑰制品开发有限公司、玫瑰酒业公司、九洲玫瑰制品有限公司等企业相继成立,到目前发展到26家,先后研制开发了平阴玫瑰茶、酱、膏、汁、酒、食品等六大系列50多个品种,年产量700吨,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二十五)蒙山金银花
鲁中南部丘陵山区适合种植各种中药材,其中以蒙山周围种植的金银花最为有名。年产约500多万公斤,主要产于临沂市的平邑、费县、蒙阴等县。以平邑产量最多,是农业部命名的“中国金银花之乡”。平邑县金银花栽培历史达200余年,年产干花350万公斤,占全国总产量的1/2以上,是全国最大的金银花集散地。现有金银花加工企业10余家,主要为金银花茶、金银花保健品、金银花饮料等,年加工能力60万公斤。
临沂市“十一五”期间,确定在西北部的平邑、蒙阴、沂水、沂南、费县建立野生药材资源开发保护区和中药材生产基地;到2010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00万亩,其中蒙山金银花种植面积达到80万亩。
(二十六)日照绿茶
山东省日照市是优质绿茶的产地,按照茶叶标准化生产的要求,组织实施“茶叶无公害食品茶叶生产技术规程”,建1万公顷日照绿茶生产基地。重点分布在东港、莒县、岚山办事处,到2010年建成。茶叶加工企业300家,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4家,2005年达2800吨产量,收入3亿元。2010年达到3500万吨,收入4亿元。
三、山东省主要特色农产品发展的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从应对入世、促进新阶段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出发,围绕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这个中心,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特色资源开发保护为基础,以特色技术为支撑,以特殊的质量为归宿,以特色加工为龙头,用工业化的理念打造区域品牌特色农产品和产业。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加强宏观调控,实施政策倾斜,合理有效地配置农业生产要素,重点培育特色农产品和示范产区,做大做强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区),形成合理的区域布局和专业分工,力争在较短时期显著提高我省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在充分考虑国际国内市场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的基础上,适应人们对农产品消费多样化、优质化、安全化的要求,重点发展商品率高、市场前景广阔的特色农产品。
二是坚持发挥比较优势,适度规模,突出重点的原则。综合考虑资源条件、生产基础、市场环境以及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因素,控制特色农产品生产规模,避免超越适宜区盲目布局,突出重点,优先发展竞争优势显著、并具有一定基础的特色农产品和产区。
三是坚持产业化开发的原则。面向特色农产品整体产业的发展,形成区域性规模化的生产基地,实行专业化生产,延伸产业链,构建优势产业群体,打造名牌产品,推进产业升级,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
四是坚持突出质量和效益的原则。优化品质和品种结构,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全面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分级、包装、储藏、保鲜和加工水平,完善检测检验和监督体系,加强质量卫生安全建设。
五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适时、适度开发,处理好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大力推行绿色技术,实施清洁化生产,推进生态省建设,实现农业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同步提高。
(三)确定特色农产品的主要依据
本规划中的特色农产品,是指具有特定的生产区域、特殊的生产品质和独特的市场优势,有一定生产传统和产业基础,经过扶持和培育能够尽快形成适度生产规模,在国内、国际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能够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性农产品。
(四)确定特色农产品产区的主要依据
一是资源条件好。自然生态条件为该种农产品的特定适宜区或适宜区,具有生产传统、产业基础和技术条件。二是跨县市、跨区域,相对集中连片生产,商品率较高。三是市场区位优、竞争优势明显。市场目标明确,流通渠道畅通,运销便捷,对产业发展带动力强。四是产业化基础强。科研、生产、加工、技术、市场等方面基础条件较好,有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或市场,具备创建特色农产品知名品牌的基础。五是环境质量佳。具有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产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
(五)发展目标
2006—2010年,优先培育26种在国内外市场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农产品,以此为核心,形成15个市场竞争力强、规模适度、产业链长和综合生产能力高的特色农产品示范生产基地,初步构筑起我省地域特色鲜明和品牌效应突出的5大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区),即:鲁北及鲁东特色果品产业带;泰沂山区特色干果产业区;沿黄及鲁中特色畜产品产业带;鲁中特色蔬菜产业区;鲁西、鲁南花卉、中药材产业带。力争经过5年的努力,上述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区)的主要农产品基本实现标准化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明显改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产品加工率达到55%以上,产业素质和综合效益进一步增强,增加劳动就业,努力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
四、山东省主要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
(一)香稻
(1)区域布局:重点布局在德州市的齐河;济南市的章丘、济阳;滨州市的滨城、惠民;东营市的利津、垦利、东营、河口、广饶和济宁市的曲阜、鱼台、任城、金乡、嘉祥、微山。
(2)主攻方向及发展目标:以开发名优香稻为前提,选择水源条件好、有种植基础的引黄灌区上游和近湖地区,适度发展水稻种植和加工业。到2010年保持生产基地20万公顷,总产达到140万吨。扶持龙头企业4个。
(二)莱阳梨
(1)区域布局:莱阳梨主要分布在山东省莱阳市五龙河及其支流两岸的冲积平原,栖霞市也有一定面积分布。
(2)主攻方向及发展目标:到2010年,通过嫁接改造等技术措施,莱阳梨的栽培面积可达到5万亩。随着面积、产量的增加,莱阳梨的深加工为莱阳梨的产后销售提供了有力保证。莱阳梨汁生产企业,莱阳市已有3家,年产汁达万吨,可加工莱阳梨10万吨以上。其中天府“一支笔”莱阳梨汁已闻名全国。梨区水利资源丰富,旱能灌、涝能排。同时公路、铁路交通四通八达,为莱阳梨产后的销售提供了极为有利的运输条件。
(三)阳信鸭梨
(1)区域布局:滨州市阳信、无棣、惠民,德州市庆云,聊城市冠县、临清。
(2)主攻方向及发展目标:以科技为支撑,改善品质,提高质量,确保梨产业步步领先,计划到2010年全省鸭梨种植面积可达50万亩。
(四)肥城桃
(1)区域布局:肥城桃适于独特的气候和水土条件孕育优质品种,适于石灰岩低山丘陵区。
(2)主攻方向及发展目标:到2010年各类肥城桃栽培面积发展到15万亩,年总产量2亿公斤,年产值3亿元。早、中、晚熟比例4:4:2,全部达到无公害标准,其中30%达到绿色AA级标准,20%达到有机标准。年加工能力达到4万吨,加工量占全部桃总产量的40%以上,增加附加值。
(五)大泽山葡萄
(1)区域布局:主要分布在青岛的平度、莱西、即墨,潍坊的昌邑、高密的东部,烟台的莱州南部等。
(2)主攻方向及发展目标:年产食用葡萄约30万吨,主要用于鲜食,有部分用于气调、冷藏方式保鲜后销售。酿造葡萄30万吨,用于葡萄酒加工,榨汁后用于葡萄酒生产。主要品种是干红、干白系列葡萄酒。以烟台张裕、蓬莱长城、龙口威龙为代表的18家加工企业,年产各类葡萄酒约25万吨。
(六)烟台大樱桃
(1)区域布局:大樱桃在山东分布较广,主要分布在烟台市福山、芝罘、莱阳、牟平、海阳、栖霞。
(2)主攻方向及发展目标:扩大种植面积,提高果品质量,到2010年全省种植面积发展到50万亩,产量达到15万吨。
(七)沾化冬枣
(1)区域布局:黄河入海口的东营市的东营区、河口区、垦利、利津。滨州的沾化、无棣、阳信、惠民;德州的乐陵、庆云、临邑。
(2)主攻方向及发展目标:以东营市沾化县冬枣基地为重点,按照规模发展、相对集中的原则,实行集中连片栽植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全省在现有冬枣生产基地40万亩的基础上,计划到2010年发展到80万亩。以山东冬映红枣业公司为龙头带动周边冬枣产业的发展。
(八)乐陵金丝小枣
(1)区域布局:金丝小枣主要布局在鲁北黄河滩区的德州市乐陵、庆云和临邑北部、陵县北部、宁津东部;济南的商河;滨州的阳信、无棣。
(2)主攻方向及发展目标:金丝小枣在现有品种乐金1号、乐金2号、乐金3号、乐金4号、无核1号、无核2号基础上,优中选优,选出好品种。采用枣粮间作为重点,按照一手抓种树,一手抓加工,膨大名牌资源,重点发展红枣加工和市场,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的枣产业。
到2010年枣粮间作面积达到200万亩,干枣产量30万吨,加工能力20万吨,加工产品包括枣浸膏、枣汁、枣露、枣茶、枣酒、枣精、枣脯等10多个品种。红枣及加工品出口率达到70%。以红枣加工龙头企业带动方式,带动红枣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疏导流通渠道,规范红枣流通市场,保证红枣的销售渠道畅通无阻。
(九)宁阳大枣
(1)区域布局:大枣在我省分布很广,主要布局在泰安的宁阳、滨州的惠民,济南的济阳、商河,德州的临邑、齐河、禹城,聊城的茌平、东昌、东阿、莘县、冠县。
(2)主攻方向及发展目标:以发展密植枣园为主导、兼顾发展枣粮间作,2006年-2010年新发展枣树面积40万亩,共栽枣树2000万株,枣粮间作10万亩。2006——2010年内,全部完成枣园建设任务和育苗任务,并对现有的枣粮间作进行更新复壮。通过试验筛选、示范、推广的模式达到利用国内外先进措施和技术,建立种质资源库和用高新技术培育开发新的优良品种。
(十)泰山板栗
(1)区域布局:板栗主要适于鲁中低山丘陵区,主要布局在济南南部山区的历城、平阴、长清、泰安周边山区的岱岳区、泰山区、肥城、新泰,莱芜北部的莱城区、淄博南部山区的沂源、博山,临沂北部山区的蒙阴、沂水、平邑,枣庄北部山区。
(2)主攻方向及发展目标:以科技为先导,引进一批市场竞争力强、附加值高的新品种。与龙头企业联合进行果品深加工,提高转化率。到2010年全省板栗优质率达到90%左右,加工转化率达到50%左右,板栗种植面积达到150余万亩。
(十一)枣庄石榴
(1)区域布局:山东枣庄石榴主要布局在枣庄驿城区、薛城区。
(2)主攻方向及发展目标:以枣庄驿城区石榴基地向周边辐射带动,以龙头企业带动石榴产业的发展,计划2010年石榴种植面积发展到50万亩。加大石榴产品深加工程度,发展石榴产业。
(十二)苍山大蒜
(1)区域布局:大蒜主要布局在鲁南地区的临沂苍山、费县,济宁金乡、嘉祥、鱼台,枣庄滕州、山亭等。
(2)主攻方向及发展目标:以临沂的苍山和济宁的金乡为大蒜基地,培育新品种,以龙头企业带动周边地区大蒜产业的发展。
(十三)莱芜生姜
(1)区域布局:生姜在全省种植面积较广,主要布局在莱芜的莱城区,泰安的岱岳区、肥城、宁阳,枣庄的滕州,淄博的淄川、博山、沂源,潍坊的安丘、诸城等地。
(2)主攻方向及发展目标:选育新品种,提高抗病能力,减少农药残留,扩大种植面积,到2010年,全省生姜面积达到100万亩。扩大出口份额,利用龙头企业打入国际市场。
(十四)章丘大葱
(1)区域布局:主要布局于济南市章丘市、历城区,泰安市岱岳区,莱芜市、淄博市临淄区、周村区,滨州市邹平。
(2)主攻方向及发展目标:以济南市章丘市为重点发展地区,到2010年全市大葱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全部实行标准化栽培,产品达到绿色食品标准,部分达到有机食品标准。大葱总产量达到80万吨,年纯收入达到6亿元;年加工能力达到50万吨,形成保鲜大葱、葱油、脱水大葱及其他以大葱为原料的系列产品,建成全国最大的大葱制品产地加工中心。
(十五)昌乐西瓜
(1)区域布局:主要布局在潍坊市昌乐市,临朐的东部,安丘北部,青州的东部,寿光的南部。
(2)主攻方向及发展目标:采用新技术选择座瓜好的中早熟品种,如“金钟冠龙”、“邵阳花皮无籽”等。推广工厂化育苗,走产业化生产之路。实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使西瓜生产无公害、无污染。计划到2010年种植面积发展到10万亩。
(十六)潍县萝卜
(1)区域布局:主要布局在潍坊市潍城区、寒亭区、昌乐、青州、临朐、安丘等县区。
(2)主攻方向及发展目标:计划到2010年新增绿色无公害萝卜基地50万亩。
(十七)鲁西黄牛
(1)区域布局:菏泽市的牡丹区、曹县、单县、成武、巨野、郓城、鄄城、定陶、东明;德州市的乐陵、禹城、平原、宁津、齐河、临邑、武城、夏津;聊城市的东昌、阳谷、莘县、茌平、东阿、冠县、高唐、临清;济南市的商河、济阳,泰安市的东平;济宁市的嘉祥、汶上、梁山等。
(2)主攻方向及发展目标:抓住机遇,围绕当前肉牛业的发展,加快鲁西黄牛的肉改生产,要坚持利用梨木赞良种肉牛对鲁西黄牛的改良,进一步提高肉牛品质;在基地建设上,以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为主,提高肉牛的品质和数量。从而抓住有利时机,壮大鲁西黄牛产业。到2010年,可繁母牛存栏量应不少于450万头,年产优质杂交犊牛不少于400万头,年肉用黄牛存栏800万头,出栏500万头,实现年交易额100亿元。要着重发展一批母牛养殖专业村,增加犊牛数量,以满足育肥牛快速增长的需要。对有条件的养殖场实行标准化养殖。
同时,要加强对肉牛改良体系的建设。到2010年,新增冷配点1000个,达到2000个。从而形成功能设施完备、技术水平先进、覆盖面广泛的市、乡、村三级肉牛改良体系。保证杂交改良率达到80%以上。
(十八)渤海黑牛
(1)区域布局:滨州市的阳信县、惠民县、无棣县、沾化县、滨城区;德州市的宁津、乐陵、庆云;东营市河口、垦利、利津。
(2)主攻方向及发展目标:以保持和利用渤海黑牛优良基因为重点,加快肉改,进一步提高肉牛品质;加快养殖基地建设,以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为主,提高黑牛的品质,增加数量。到2010年,可繁母牛存栏量应不少于100万头,年产优质犊牛不少于80万头,年肉用黄牛存栏200万头,出栏100万头,实现年交易额30亿元。建设一批标准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实行标准化养殖。
(十九)德州驴
(1)区域布局:德州市的乐陵、宁津、临邑、庆云、陵县;滨州市的阳信、惠民县、无棣县;聊城市的东阿、莘县、冠县等。
(2)主攻方向及发展目标:以提高养殖效益,提高德州驴的出栏率为宗旨,改善现有养殖方式,实行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培育壮大德州驴产业。加大德州驴的繁殖与饲养量,开展德州驴饲养技术研究,实行标准化、无公害养殖;开展驴肉的加工技术研究,实施名牌战略,开拓德州驴外销渠道。到2010年,全市驴出栏达到20万头,存栏达到50万头,建立规模在200头以上养殖小区20处,成立德州驴养殖协会,建立驴肉加工企业10家以上,德州驴交易市场10处,实现年交易额50亿元。
(二十)小尾寒羊
(1)区域布局:聊城市的东昌府区、莘县、阳谷、茌平、东阿、冠县、高唐、临清;德州市的乐陵、陵县、禹城、平原、武城、宁津、齐河、临邑、夏津;菏泽市的菏泽市的牡丹区、曹县、单县、成武、巨野、郓城、鄄城、定陶、东明;济南市的商河、济阳,泰安市的东平;济宁市的嘉祥、梁山、金乡等。
(2)主攻方向及发展目标:以提高养殖效益为目标,以提高出栏率为途径,改善现有养殖方式,实行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培育壮大寒羊产业。加大寒羊的繁殖与饲养量,开展羊肉及羊毛的加工研究,开拓肉羊外销渠道。到2010年,寒羊存栏达到150万头,出栏达到2000万头,建立规模在2000只以上的寒羊养殖场150处,5000只以上的养殖小区100处,成立寒羊养殖协会,建立羊肉加工企业10家以上,寒羊交易市场10处以上,实现年交易额30亿元。
(二十一)莱芜猪
(1)区域布局:莱芜市的莱城区、钢城区;泰安市的岱岳区、新泰、宁阳;济南市的章丘;淄博市的张店、淄川、博山、周村、沂源;维坊市的青州、昌乐、临朐、安丘等。
(2)主攻方向及发展目标:提高出栏率,改善现有养殖方式,实行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培育壮大猪产业。保持莱芜猪优良特性,发展规模饲养,做大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条。
(二十二)黄河鲤鱼
(1)区域布局:东营市利津、垦利县;德州市齐河;聊城市的东阿;菏泽市的牡丹区、鄄城、定陶、东明;济南市的济阳,泰安市的东平、滨州市的惠民、滨城区等;
(2)主攻方向及发展目标: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建设以沿黄县(市区)为主的黄河鲤鱼产业化养殖区,实行无公害养殖,产业化经营,挖掘黄河鲤鱼这一特产资源的巨大市场潜力,把黄河鲤鱼产业做大做强。到2010年,建成10-15处千亩以上无公害生产示范基地,采用以鲤鱼为主、实行生态养殖模式,建设无公害产地,生产纯正黄河鲤鱼,基地县建设养殖基地13000公顷,实现总产6000吨。
(二十三)曹州牡丹
(1)区域布局:集中分布在菏泽市的牡丹区、曹县和定陶。
(2)主攻方向及发展目标:培育名贵品种有窦绿、梨花雪、掌花案、朝阳红、葛巾红、赵粉、姚黄、昆山夜光、冠世墨玉等。使菏泽牡丹竞相开放,争奇斗艳。计划到2010年菏泽牡丹种植面积发展到10万亩。
以菏泽科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为依托,从事牡丹的技术开发、利用无土栽培技术培育盆栽牡丹;选育出适合盆栽、切花、催枝、园艺的专用牡丹。
(二十四)平阴玫瑰
(1)区域布局:主要布局在济南市平阴县。
(2)主攻方向及发展目标:以济南市平阴县为重点发展地区,到2010年全县玫瑰种植面积突破5万亩;以现有的玫瑰花系列产品加工为依托,加大玫瑰花深加工规模能力,到2010年年加工鲜花蕾(鲜花)500万斤,年产玫瑰精油800公斤,年获益4.8亿元。
(二十五)蒙山金银花
(1)区域布局:金银花主要分布在临沂市北部山区的平邑、费县、蒙阴,莱芜南部山区,泰安市南部山区,淄博市南部山区。
(2)主攻方向及发展目标:以蒙山金银花为主的中药材基地向周边辐射带动,计划到2010年金银花种植面积达到200万亩,其中蒙山金银花种植面积达到80万亩,重点在平邑、费县、蒙阴、沂水等山丘地区建立基地。
(二十六)日照绿茶
(1)区域布局:日照绿茶主要布局在日照市的东港区、莒县和临沂市莒南。
(2)主攻方向及发展目标:组织实施“茶叶无公害食品茶叶生产技术规程”,建1万公顷日照绿茶生产基地。利用龙头企业带动日照茶的生产,到2010年达到3500万吨,收入4亿元。
五、山东省主要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区选建
(一)特色种植业标准化示范区
1、香稻标准化示范基地
建设地点: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济南市章丘市。
建设目标:提高单产和品质,稻谷播亩单产800公斤,含蛋白质8%。
建设内容规模:推广标准化种植和无公害生产技术,建设1万亩标准稻田,扶持水稻加工企业1个,
建设年限:2007-2008年
2、莱阳梨标准化示范基地
选建标准:一是具有特色资源基础,二是自然条件优越,三是具有较强的示范带动能力,市场竞争力强,发展前景广阔。
建设地点: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市。
建设目标:到2010年,莱阳梨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
建设内容与规模:新建标准化示范园1万亩。建设期限2006至2008年。
3、阳信鸭梨标准化示范基地
选建标准:微碱性沙质土壤。
建设地点: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聊城市冠县。
建设目标:到2010年鸭梨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
建设内容与规模:新建高产优质鸭梨种植基地2万亩。计划投资20万元。建设期限为2007至2008年。
4、肥城桃标准化示范基地
选建标准:以肥城桃原产地乡镇向周边扩展。
建设地点:泰安市肥城市。
建设目标:计划到2010年桃园面积达到15万亩。
建设内容与规模:建设1000亩的幼树新品种示范园。投资150万元,建设期限为2006至2007。
5、大泽山葡萄标准化示范基地
选建标准:土壤酸碱度适宜,光照充沛,昼夜温差大。
建设地点:青岛市平度县大泽山区。
建设目标:计划到2010年年产葡萄40万吨。
建设内容与规模:新建优质葡萄种植基地2万亩。计划投资20万元。建设期限为2008至2009年。
6、烟台大樱桃标准化示范基地
选建标准:早春气温变化不剧烈,夏季凉爽干燥,雨量适中,光照充足地区栽培。
建设地点: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威海市牟平区。
建设目标:计划到2010年烟台大樱桃种植面积达到50万亩。
建设内容与规模:新建樱桃育种基地1万亩。计划投资100万元。建设期限为2007至2008年。
7、沾化冬枣标准化示范基地
选建标准:黄河入海口地区。
建设地点: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县。
建设目标:计划到2010年山东省冬枣种植面积发展到80万亩。
建设内容与规模:新建高产冬枣试验基地5万亩。预计投入资金500万元。建设期限为2007至2008年。
8、乐陵金丝小枣标准化示范基地
选建标准:主要分布在乐陵全市、庆云全县和临邑北部、陵县北部宁津东部。
建设地点:山东省德州市乐陵市。
建设目标:到2010年枣粮间作面积达到200万亩,干枣产量30万吨。
建设内容与规模:新建乐陵小枣培育基地2万亩。投入资金200万元。建设期限为2006至2007年。
9、宁阳大枣标准化示范基地
选建标准:多栽种在山坡梯田或堰边。
建设地点: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
建设目标:山东省计划2006年至2010年新增大枣种植面积40万亩。
建设内容与规模:新建无公害有机大枣基地5万亩。计划投资1000万元。建设期限为2005至2006年。
10、泰山板栗标准化示范基地
选建标准:泰沂山区。
建设地点: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临沂市蒙阴县和淄博市沂源县。
建设目标:规划面积35万亩。
建设内容与规模:建立无公害绿色板栗园10万亩,投资规模2000万元。建设期限为2007至2008年。
11、枣庄石榴标准化示范基地
选建标准:枣庄市驿城区、薛城区(枣庄石榴主产地)。
建设地点:山东省枣庄市驿城区。
建设目标:到2010年,枣庄石榴种植面积达到50万亩。
建设内容与规模:新建无公害石榴种植园5万亩,投资200万元。建设期限2007至2008年。
12、苍山大蒜标准化示范基地
选建标准:品质好、产量高、出口量大的优质大蒜。
建设地点:山东省临沂市苍山县、济宁市金乡县。
建设目标:到2010年计划发展到30万亩,15万吨。
建设内容与规模:培育发展有机大蒜5000亩,投资500万元,建设期限2006至2010年。
13、莱芜生姜标准化示范基地
选建标准:适于生姜生长的中性和微酸性肥沃土壤。
建设地点: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
建设目标:到2010年,生姜面积达到20万亩。
建设内容与规模:新建无公害绿色标准示范田5万亩。投资2500万元。建设期限2006至2008。
14、章丘大葱标准化示范基地
1、选建标准:适于大葱生长的中性或微碱性肥沃土壤。
2、建设地点: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
3、建设目标:到2010年建成10万亩大葱标准化示范区,年产富硒大葱40万吨,积极引进发展大葱加工龙头企业,加工率达60%以上,年创总产值4亿元。
15、昌乐西瓜标准化示范基地
选建标准:潍坊市昌乐县适宜西瓜栽种地区。
建设地点: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
建设目标:计划到2010年西瓜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
建设内容与规模:新建绿色大篷西瓜1万亩。计划投资20万元。建设期限为2007至2008年。
16、潍县萝卜标准化示范基地
选建标准:适合种植于轻粘性,保肥保水性好,有机质、磷、钾等元素含量较高的土壤。
建设地点: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
建设目标:计划到2010年新增绿色无公害萝卜基地50万亩。
建设内容与规模:新建绿色无公害萝卜试验基地5万亩。计划投资50万元。建设期限为2008至2009年。
17、曹州牡丹标准化示范基地
选建标准:适合于在土壤深厚的沙质土壤中生长。
建设地点:山东省菏泽牡丹区。
建设目标:2010年曹州牡丹种植面积发展到10万亩。
建设内容与规模:新建优质牡丹试验田1000亩。计划投资50万元。建设期限为2005至2006年。
18、平阴玫瑰标准化示范基地
选建标准:适于玫瑰生长的中性或微碱性土壤,土质疏松。
建设地点: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
建设目标:到2010年建成种植规模5万亩的平阴玫瑰标准化示范区,年加工鲜花蕾(鲜花)500万斤,年产精油800公斤,年获益4.8亿元。
建设内容与规模示范区建成后包括7个示范小区:精品园(10000亩)、花菜间作基地(6000亩)、花药间作基地(2000亩)、高产玫瑰示范基地(20000亩)、育苗基地(10000亩)、观赏休闲基地(2000亩)、玫瑰花系列产品加工服务区(35000平方米,发展玫瑰精油生产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
19、蒙山金银花标准化示范基地
选建标准:以平邑县金银花种植基地为基础。
建设地点: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丘陵山区。
建设目标:2010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00万亩,其中蒙山金银花种植面积达到80万亩
建设内容与规模:建立优质绿色蒙山金银花种植园20万亩,投资400万元。建设期限2005至2007年。
20、日照绿茶(日照市东港区)标准化示范基地
选建标准:日照市东港区茶叶种植基地。
建设地点: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
建设目标:计划到2010年日照绿茶可以发展到3500万吨。
建设内容与规模:新建绿色无公害茶叶种植基地1万亩。计划投资50万元。建设期限为2008至2009年。
(二)特色畜产品标准化示范区
示范区选建标准:
1、有一定的养殖基础和规模,农民认知度高。
2、远离居民居住区,有水源、饲料保证和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
3、有一定的粪便垃圾处理条件或能力的养殖场或养殖小区。
4、当地技术推广体系健全,农民有饲养经验或技术。
5、经济基础较好,农民有一定的投资能力。
6、有相应的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市场,比较健全的农民合作组织,且龙头企业或农民合作组织与农民有较好的合作基础。
7、区位优越,交通便利。
1、鲁西黄牛标准化示范基地
建设地点:山东省菏泽市曹县
建设目标:存栏量30万头,肉改率100%,出栏率100%。
建设内容规模:推广标准化养殖和无公害生产技术、肉改技术,建设养殖规模为1000头的养殖场3处,扶持集养殖、屠宰、加工一条龙的标准化养殖加工场1处。建设期限为2006-2007年。
2、渤海黑牛标准化示范基地
建设地点: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
建设目标:存栏量15万头,出栏率100%。
建设内容规模:推广标准化养殖和无公害生产技术、肉改技术,建设养殖规模为1000头的养殖场2处,扶持集养殖、屠宰、加工一条龙的标准化养殖加工场1处。建设年限:2007-2008
3、德州驴标准化示范基地
建设地点: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
建设目标:存栏10万头,出栏率75%
建设内容规模:建设规模100头的养殖、屠宰、加工一条龙的标准化养殖加工场1处,实行标准化养殖,无害化垃圾处理技术。建设年限:2008-2009
4、小尾寒羊标准化示范基地
建设地点:山东省济宁市梁山、聊城市莘县。
建设目标:存栏20万只,出栏率150%。
建设内容规模:建设存栏500只的标准养殖场5处,实行标准化养殖,无害化垃圾处理技术。扶持1家肉食加工企业。
建设年限:2009-2010
5、莱芜黑猪标准化示范基地
建设地点: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淄博市博山区。
建设目标:存栏50万头,出栏率150%。
建设内容规模:建设存栏100只的标准养殖场10处,实行标准化养殖,无害化垃圾处理技术。扶持1家肉食加工企业。
建设年限:2010-2011年
(三)特色水产品标准化示范区
示范区选建标准:
1、有一定的养殖基础和规模,农民认知度高。
2、水源条件好,来水方便,水体无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排入。
3、符合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51-2001)和相关品种养殖规范等国家、行业标准。
4、当地技术推广体系健全,农民有养殖经验、技术。
5、经济基础较好,农民有一定的投资能力。
6、有相应的水产品交易市场,比较健全的农民合作组织,且农民合作组织与农民有较好的合作基础。
7、区位优越,交通便利。
根据特色农产品现状和选建原则,对主要淡水特色水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规划如下。
1、黄河鲤鱼标准化示范基地
建设地点: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县
建设目标:500公斤/亩
建设规模:100公顷
建设内容:建设黄河鲤鱼良种场一处,推行无公害生产技术,实行标准化养殖。建设水产品专业批发市场1处。
建设年限:2006-2007
六、投资与效益估算
(一)建设投资估算
实施本规划26个特色农业示范项目,共需投资20860万元。其中:
1、农田基本建设(包括标准农田建设,节水灌溉系统等)6000万元,占总投资的28.76%。
2、养殖场建设(包括土建,垃圾无害化处理等)2800万元,占总投资的13.42%。
3、加工车间、仓储、设备购置7000万元,占总投资的33.56%。
4、市场建设(包括土建、电子结算系统、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市场开发等)1880万元,占总投资的9.01%。
5、技术投入(包括引进新的种植、养殖技术,进行推广试验示范,新品种引进繁育等)2060万元,占总投资的9.88%。
6、其他建设费(包括项目建设前期投入、建设单位管理费、财务费用等)1120万元,占总投资的5.37%。
(二)建设效益估算
全部项目实施后,26个特色农业示范项目的产品总收入可达到45410万元,产投比为2.2:1,项目运行成本(包括生产成本和其他费用)为40930万元,利润总额4580万元,项目平均投资回收期4.55年。
七、重大保障措施建议
(一)实施科技先导战略,着力提高特色农产品发展的技术支撑能力
1.大力加强良种化建设,提高特色农产品的良种率。进一步深化实施种子(种苗、种畜)工程,把种子(种苗、种畜)产业作为提升特色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示范区发展壮大的先导措施,加大投资倾斜力度,促进种子(种苗、种畜)产业的现代化。要以优化特色农产品品种,提高种子(种苗、种畜)质量和集约化供种水平为目标,健全良种培育、引进和推广体系,加强特色农产品的品种改良。重点在示范区建设和完善一批农作物良种繁育、引繁中心以及畜禽、水产原良种繁育场,在加强对地方传统名特优品种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同时,培育、引进和推广一批适宜特色农产品产业区发展的优质新品种,运用现代高新技术,选育新品种,促进品种更新换代。大力培育和建设区域性的种子种苗骨干企业和基地,在特色农产品示范区,根据不同区域特色农产品的发展需要,完善良种开发、繁育、种子加工处理等基础设施,按照生产规模化、产品标准化的要求,提高区域性特色农产品种子(种苗、种畜)的供种能力,较大幅度提高特色农产品生产区的良种覆盖率。
(二)实行标准化生产和管理,提高质量安全水平
提高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是增强竞争力的关键。要重点在果品、畜产品、蔬菜、水产品等鲜活农产品的产区,率先推行市场准入制度和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加强对生产过程、生产投入品和产品质量的监测,全面提高特色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一是加快制定和完善25种特色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标准,与国际市场要求接轨。在特色农产品产区选择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强、产业发展基础好的重点县市,按照产业化的要求,建设一批标准化生产(养殖)示范基地,加强标准化生产和管理技术培训,推动标准入户。二是建设完善特色农产品产区动植物疫病虫害防治体系,提高对危险性疫病虫害的防范和控制能力;优先在特色农产品产区建成若干片符合国际惯例的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种植业非疫病生产区。三是在特色农产品产区建设和完善一批农产品、农业投入品、农业环境质量、药物残留等综合性监督检测机构,提高检测水平和服务能力。
(三)大力研究和推广成套农业技术,提高特色优势农产品的生产管理水平
适应各特色农产品产业区重点产业和产品发展的需要,调整科技研究与技术推广方向,优化和整合科技力量布局,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主导产业,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一是扶持特色农产品产业区建设区域性科技研究开发中心,创建农业科技开发和创业基金,提高科技研发能力,选择影响特色农产品发展的关键技术实施区域性重大科技攻关,强化特色农产品生产、保鲜、贮运、加工等方面的科技服务。二是积极培育与区域化生产相适应的技术推广主体。结合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鼓励和支持优势产区创新农技推广机制和方式,促进农业科技推广组织的多元化,在优势产区重点县市创建一批以专业性区域农技站、农业科技示范场和专业合作组织相结合的“三位一体”农技推广组织,扶持发展适应专业化生产需要的各种民营科研推广企业,使科研与生产、推广紧密结合,为特色优势农产品发展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三是根据不同产品和产区,有针对性地组装配套和推广成套农业实用技术。面向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全过程,扶持建设一批集中示范、引导性项目,发挥各项技术的综合运用效果,促进特色农产品的提质增效。四是以培育专业农户为重点,实施农民培训工程。通过政府资助的办法,优先支持现有的农广校、农函大、农业科教中心以及各种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机构,加强对特色农产品规模农户实用技术的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先进农业技术的普及率。
(四)实施龙头带动战略,加快推进特色优势农产品的产业化进程,提升产业层次
提高农业的特色农产品竞争力是新形势下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紧迫任务。要应对进口农产品的冲击和国外技术壁垒的挑战,就必须走工业化道路,加快培育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把分散经营的农户联合起来,实行集约化经营,加快标准化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从根本上增强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加工才能实现特色农产品的增值,要增值必须搞加工。没有工业的发展就没有农业经济的强盛。目前,我省的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水平还很低。从总体上看,加工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有80%仍处在二十世纪70-80年代的世界平均水平,15%左右处在90年代水平,只有5%左右达到当代国际先进水平。在农产品加工上,我省的产业链也很短。基本上属于原料农业、自然农业。虽然山东省农产品的出口量位居全国之首,但粮油、水产品、蔬菜、畜禽产品多数或绝大多数以原产品、冷冻初加工产品出口为主。果汁、果酒、粉丝、植物油的出口量虽然很大,但精深加工产品的比重仍然很少。通过发展龙头企业,扩大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促进农产品出口,有利于提高我省农业的国际竞争力。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不仅有利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而且有利于加快提高企业的技术装备能力和水平,加速与农业国际化标准接轨。
发展龙头企业可以有效地解决特色农产品卖难,并通过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发展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增加农业附加值,使农业的整体效益得到提高,通过“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使农民分享到加工、流通等环节的利润,增加就业,增加收入。龙头企业以产品和产业为纽带,突破了社区和行政区域的局限,丰富了为农户服务的内容,扩大了服务的领域,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联合与合作的新形式,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向规模化、集约化和市场化方向发展。发展龙头企业,是一条符合我国国情,顺应世界农业发展趋势,在家庭经营基础上实现农业工业化,建设现代农业的有效途径。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发展农村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可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是促进农村先进生产力发展,繁荣农村经济的有效措施。
一是集中力量扶持一批。按照大、高、外的要求,对原有的龙头加工企业进行扶大、扶强、扶优。集中资金重点扶持,增强企业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二是运用股份制形式组建集团。通过更新观念,创新领导体制、管理办法、经营手段,对产品质量和生产流程实行标准化管理,在产品档次和生产技术上实现创新。通过股份制,组建企业集团,形成联心、联利、联筋、联骨的利益共同体。三是建立原料生产基地,招商引资发展一批。通过龙头企业带动,经营合作组织联合,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作为招商引资的梧桐树,利用外资、外企,发展利用当地特色农产品的加工企业。四是全面发展大上一批。要鼓励民营小型企业和第三产业个体一齐上,既抓大又上小,以工业促农业,以加工促种植,积极发展农村加工业。
(五)发展农民经济合作组织,提高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经营水平
在实施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的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只要是能够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有效地增加特色农产品的产量,提高特色农产品的质量,大幅度地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农民利益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都可以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农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逐渐摆脱了小农经济思想的束缚,开始走上了现代农业的经营之路。我省近年来出现的“公司+农户”、“市场+农户”等产业化发展模式,为实施产业化经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合作经济组织的产生,架起了企业、农民、政府三者紧密联系的桥梁,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生产的集约化、市场化水平,保护了农民的利益,成为农业产业化的有效载体,也使政府找到了调控农业的抓手。
按照民办、民营、民受益,入社自愿、退社自由、按劳分配、按股分红的原则,兴办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一是在龙头企业和农户之间插入合作经济组织,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用引导和扶持的办法,组织农民成立各类生产合作社,以合同契约的形式与龙头企业相连接,按照合同要求以销定产,有计划地对合作社成员下达种植计划,组织农产品收购,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紧密相联的产业化格局。二是以农产品加工、运销龙头企业为依托,吸收广大农民和有关服务单位投资入股,建立股份合作经济组织,实现龙头企业、农户和合作经济组织的有机结合,形成互惠互利、配套联动的利益共同体,而且通过分红的方式使农民得到了产品加工增值部分的平均利润。三是以合作组织为依托,发展龙头企业带产业。基本做法是,围绕主导产业,先发展多种形式的合作经济组织,具备一定实力后,再由合作经济组织直接投资,创办加工、运销龙头企业,或由合作经济组织发动所有成员入股建立龙头企业,形成“合作经济组织+龙头企业+农户”的运作模式。四是以供销社为依托,兴办专业合作社。在“改灶”、“补灶”、“不立新灶”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原来的基层供销社,充分发挥点多面广、网络健全、设施良好的优势,参与兴办合作经济组织,使供销社与农民重新联合、嫁接共生,既推动了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建立,又能促进供销社的转轨变型,使其真正成为农民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要运用工业的思维谋划农业,大手笔运作,跨越式发展。实行多主体、多环节、多领域的联合,组建区域性的行业协会。通过行业协会把龙头企业、合作组织、科研部门、生产基地以及广大农户联合起来,形成区域化布局,一体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农村经济方略,从而把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向一个新领域、新阶段、新水平。一要强化政府宏观调控力度。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发育还不够完善、不够成熟,在经济工作中,既要找市场,又要找市长;既要强化宏观调控,又要淡化政府行为;既要加大舆论引导,又要调整,实行政策扶持。努力打造协会围绕市场转,企业围绕协会转,产业围绕企业转,农户围绕产业转的联合舰队。在“互转”中,各级政府要从大局出发,搞好组织协调,规划布局,营造一种互转互动、互联互利的多赢格局。二要配合联动,整体推进。战略性的农业结构既要调整生产领域的产业结构、品种结构和产品结构,还要调整企业布局,推进园区建设,加快发展加工业;还要调整金融投放结构,农村教育结构,劳动力就业结构,最大限度地减少农民、富裕农民,发展农业,繁荣农村。
(六)加强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搞活特色优势农产品的市场流通
加强市场体系和信息服务设施建设是提高特色农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条件。一是在优势农产品集中产区建设一批现代化的产地批发市场,优先在畜产品、果品等特色农产品的示范区,建设若干个区域性专业批发、交易市场,完善市场交易、检测检验和信息服务等设施,增强服务功能,扩大辐射范围。根据条件和需要,在这些市场设立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专门交易区。二是在有条件的特色农产品示范区实行产品拍卖、连锁经营、统一配送和电子商务等现代交易方式,建设相应的流通设施。三是选择特色农产品示范区的重点县市,优先建设和完善农业电视节目传输和接收设施,扩大覆盖范围,提高节目进村入户普及率。四是在特色农产品示范区选择若干重点县市优先建立网络信息服务平台,与农业信息网站联网运行,提高农产品信息服务水平。五是建立功能齐全、反映敏捷的优势农产品产销预警系统,及时提供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和贸易信息。
(七)加强对特色农产品和示范区政策扶持,努力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各级要通过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资金扶持政策,保护农民合法权益政策等,营造有利于特色农产品发展的政策环境。一是加大对特色农产品和示范区的投资,积极引导各级政府和社会资金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根据世贸组织规则,调整投资结构,集中必要的资金,加大对特色农产品和产业区的良种繁育、质量检测、市场信息设施和农田基本建设、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成套农业技术推广示范性项目等扶持力度,促进农业生产要素向特色农品示范区集聚。大力加强特色农产品产区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等资金应重点支持特色农产品产区农田基本建设;财政专项支农资金应进一步加大对特色农产品和产业区重大成套技术推广的支持力度;农业部门现有的各项农业投资,也要加强整合,调整资金投向,集中扶持特色农产品和产业区的重点项目建设。二是完善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等产业化经营组织的政策措施。打破地区分割、行业界线、所有制成份,对从事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龙头企业等经济主体,实行平等支持政策,在税收、贷款、用地、出口等方面加大倾斜力度。进一步放宽农产品生产企业进出口经营权的注册资本要求,鼓励各类外贸公司代理农产品出口,加大农产品出口退税和财政扶持力度,研究实施财政对特色农产品出口退税补贴政策。三是进一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清理农产品生产、流通环节等收费规定,简化各种审批手续和程序,减免特色农产品在流通、储运和交易等中间环节的收费。在特色农产品产业区、大型和专业批发市场、农产品出口环节,对特色农产品逐步实施免费检疫和质量检验制度,对国家实行强制性免疫的重大疫病防治实行免费防疫。
(八)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合力推进我省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工作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把推进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作为深化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发展效益农业的战略重点,切实加强领导,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加大引导、扶持力度,强化部门协调,形成合力。要发挥规划的宏观导向作用,优化产业布局,在特色产品规模总量、发展方向、产业动态、研究重点和开发领域等方面,加强宏观调控管理,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及时总结推广群众创造的经验,了解和掌握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研究相应的措施,在充分尊重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的同时,切实搞好科技、信息和流通服务,搞好典型示范、规划布局、政策法规引导,促进特色农产品的持续、健康发展。
资料来源:山东农业信息网
转载时间:2013年08月09日
上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