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秦藤供应链研究所
农产品流通规划文库
北京秦藤物流研究所 孙前进物流研究室
010-6543-6703 cnjpetr2009@126.com
物流政策与规划文库 物流研究书库 物流研究文库
粮食物流:痼疾待除

 4月1日,全国范围的粮食库存大检查正式开始,将持续近3个月的时间,参与清查的人员在10万人以上。如此大规模的清查,无疑是为了摸清我国粮食库存的真实家底。有关人士认为,这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而作为粮食安全大系统的子系统,粮食物流系统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样需要重视。今天我们就对粮食物流中的痼疾进行一次“清查”。

难解的老问题

近年来,粮食物流发展很快,也暴露出许多问题,而如果要仔细观察的话就会发现,现在困扰粮食物流的,其实大多还是那些老问题。

痼疾一:原始的运作模式

尽管2007年出台的《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中提出,要提升粮食物流运作的专业化,力争实现散储、散运、散装、散卸和整个流通环节的供应链管理,但目前来看,“四散”运作在整个物流中所占比重仍不够,大多还停留在从收割到运输、储存、销售各环节,依赖人工灌包、缝口、装卸、包装运粮的原始阶段。

现代粮食物流体系是由完善配套的粮食流通基础设施、高效合理的运作方式、科学规范的管理办法和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所组成。在目前我国粮食物流水平总体不高的情况下,国家应强化标准化运作,同时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给出一定的政策倾斜和扶持条件。

痼疾二:落后的设施装备

据了解,我国商品粮的运输占全国运输量的6%,而每年损失的粮食却高达800万吨左右,这从一个侧面凸显出粮食装卸运输设施不足的问题。目前来看,粮食运输设备和技术滞后,许多地方散粮接卸和发送设施不配套,而专业粮食运输工具也严重不足,高效专用车辆少,尤其是散装运粮车更少。而铁路车皮紧张,粮食不能及时发运,造成“胀库”现象,也是粮食运输存在的主要问题。此外,装卸搬运机械化水平低等因素,都直接影响到粮食物流的发展。

《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15年要建成全国主要散粮物流通道和散粮物流节点,将全国原粮运输中散粮比例由目前的15%提高到55%,国内跨省流通量中散粮流通比例由目前的20%提高到80%。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提高物流设施的水平。但同时也应注意杜绝一些地区、企业不顾客观条件,盲目争要建库指标,造成仓容闲置、严重浪费的现象发生。

痼疾三:第三方物流的尴尬

在建立粮食物流格局的构想中,很多人都提到要发展各种形式的物流企业,特别应大力发展第三方粮食物流,从而整合资源、协调市场,促进有效的竞争,促进粮食物流的社会化和专业化发展。但在国内,第三方物流企业投资粮食物流,除了考虑市场风险外,还要有政策上的考虑,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在地位上的不对等,让其生存和发展处境尴尬。

粮食物流发展离不开第三方物流的支持,因此国家应通过鼓励合资、合作、兼并等整合措施,扩大现有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经营规模;通过建立现代粮食物流行业规范,促使小规模经济的粮食物流企业转型;通过修订和完善各种法规和政府行为,打破现有各种市场条块分割的制约,促进第三方物流企业跨地区、跨行业发展。

痼疾四:滞后的信息化

有了信息管理平台,才能实现登上信息高速公路,这是现代粮食物流的必然要求。但目前我国由于网络信息平台的建设滞后,信息渠道不畅,直接影响粮食流通的快捷、高效,成为粮食现代物流的发展障碍。

搞好粮食物流信息系统建设,可以为粮食物流的科学合理运作提供服务。因此,交通部门、物流承运单位和粮食主管部门需要加强协调联系,建设一些粮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使粮食企业及时了解、掌握粮食物流的有关情况,对有关情况准确把握,使粮食物流环节的运行畅通有序。

痼疾五:短缺的资金

发展粮食物流,其中重要一点,是进行仓储、运输等设施项目的投资。但一般投资额都很巨大,一般企业难以承担,具有发展优势的传统粮食物流企业目前生存尚且艰难,投入巨资发展更是奢望。

资金问题,一方面,由于物流设施投资巨大;另一方面,投资物流设施建设,收效并不能立竿见影,这也使企业很容易陷入资金短缺的陷阱。因此,对发展粮食物流进行资金支持很有必要。有利好的消息称,国家发改委已开始利用中央预算内资金对粮食物流的重点项目给予支持。

痼疾六:多头的管理

一般来讲,从粮食收购到市场销售终端,需经过十多个环节,此外现代粮食物流业本身还具有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的特点,但由于体制、机制和经营等多方面的原因,粮食物流内在的联系被人为分割,缺乏联系。多头组织粮食流通,导致粮食无序流动现象无法得到控制。

粮食物流的特点是量大、点多、面广、时间性强,粮食物流牵扯的部门、人员也多,即涉及到综合计划部门、业务主管部门、铁路、交通部门,又涉及到发运、中转、接收地政府部门和粮食企业。粮食物流的这些特点和粮食商品自身的特殊重要性,决定了各级政府对粮食物流体系建设和粮食物流运行必须给予统一的协调。

痼疾七:匮乏的人才

国家要大力发展粮食现代物流,粮食物流管理和技术人才却极度短缺,尤其是粮食物流企业经理、部门经理、策划人员和信息系统开发人员严重不足。我国目前粮食物流企业管理人员和职工的素质,很难满足粮食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需要。

解决物流人才的问题,首先应争取在高等院校开办和设置粮食现代物流专业及课程,为粮食现代物流培养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鼓励和引导企业、行业组织及民办教育机构参与粮食现代物流人才的培训和教育工作;在开展粮食行业特有工种国家职业资格培训鉴定中,把粮食物流职业纳入其中,建立我国粮食物流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教育、培训和从业资格认证制度等等。

难得的新机遇

日前,《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出台对物流业产生了积极影响,同时对于粮食物流发展来说,也是难得的机遇。

其实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对于粮食物流体系的建设,一直都很重视,尤其2007年8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使人们对粮食物流有了更深的理解,认识到粮食物流不仅仅是粮食仓储、运输和粮食装卸环节,还应涉及粮食的生产布局等等更广泛的内容。而之后出台的《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 (2008~2020年)》则更具操作性,各省市也据此制定了适合自己的粮食物流发展规划和有益的尝试。比如河南的“豫粮物流”在经过不断努力后,形成了多个粮食物流通道,如沿京广铁路通往津京地区的火车运输通道、沿陇海铁路通往江浙地区通道,特别是在江浙通道上实现了公路散装汽车和水路散装船运的水陆散装联运的粮食流通模式。

《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再次提出要制订粮食物流专项规划,则坚定了发展现代粮食物流的信心,而在十代振兴产业联动和国家维护粮食安全的背景下,拥有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特点的现代粮食物流业,一定会得到政策倾斜和扶持条件。例如全国主要粮食物流节点建设,推广散粮运输方式,加强散粮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粮食物流的组织化程度,推动散粮运输技术设备研发和标准化工作等。因此,粮食物流距离解除痼疾,步入良性发展轨道的时刻,也将不再遥远。

中日物流合作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研究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修班
  • 第二届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师资研修班

    (2021年05月30日--06月04日)

  • 日本物流与供应链20讲(2020年第一期)

    (2020年11月21日始)

  • 北京秦藤物流沙龙
  • 关于发起举办“北京秦藤中日物流沙龙”的通告
  • 中日物流论坛
  • 中日商贸往来与物流体系建设研讨会

    (2016年03月27日)

  • 中日经贸关系发展与自贸区建设研讨会

    (2014年01月18日)

  • 中日经济往来与物流发展研讨会

    (2013年04月02日)

  • 中日经济交流与物流发展研讨会

    (2012年05月12日)

  • 中日冷链物流论坛
  • 第二届中日冷链物流国际论坛(2021)

         ---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及其技术设备

    (2021年10月29日--31日)

  • 第一届中日冷链物流发展国际论坛

         ---农产品 · 食品冷链物流与生活品质

    (2019年07月06--07日)

  • 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究论坛
  • 第一届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究国际论坛

           ---供应链研究与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2021年04月16--18日)

  • 中日农产品流通论坛
  • 第一届中日农产品流通国际论坛(2021)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及其技术设备

    (2021年08月00--00日)